專訪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南海爭端促使美中高層對話

​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對BBC表示,儘管華盛頓和北京現在是處在「充滿爭議的競爭」關係中,但中美兩國正在更頻繁地聯繫,以避免在南海可能爆發的衝突。

此外,「兩國的軍隊在南海和台灣海峽附近作業,非常接近彼此。你不希望發出錯誤的信號,」伯恩斯本周早些時候在北京接受BBC採訪時表示。

南海已經成為一個危險的燃爆點,北京對該區域的主權主張正升高與菲律賓、台灣以及後者最強大的盟友也就是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最近幾個月,中國和菲律賓的船隻在這片有爭議的水域不斷玩著一場危險的貓捉老鼠遊戲。本周最新一次衝突據稱涉及到中國海警人員登上一艘菲律賓船隻,並用長刀和匕首攻擊菲律賓軍人。

美國業已建立從馬尼拉到東京的軍事同盟,並反覆誓言要捍衛其盟友在南中國海的權利。

而這進一步加劇了同北京的緊張關係,美中關係已經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京強調台灣隸屬中國的立場以及美中貿易戰而陷入困境。

伯恩斯向BBC強調,雙方在上述這些問題上仍然「極度分歧」,也是美中兩國關注焦點所在。但是,現在重要的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試圖「把大家拉攏在一塊」。

這位68歲的外交官說:「中國已同意增加兩國軍方之間的溝通,這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關鍵。你想要進行溝通,因為我們最不希望發生意外、誤解或導致衝突。」

地圖
菲律賓同意美軍使用四個新的菲律賓軍事基地 [BBC]

雖然雙方關係是有所緩和,但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有可能再次破壞兩國關係。

伯恩斯又表示:「我們已經警告中國,不要以任何方式參與我們的選舉」,並補充說美國「非常擔憂」這種可能性。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官員今年早些時候表示,北京很可能會繼續努力製造美國的分裂,並可能在網上協助散佈假信息。

伯恩斯向BBC強調,美國聯邦調查局還掌握了「中國當局對美國進行網絡攻擊」的證據。但北京一直否認有中國國家支持的網絡戰存在,並指控美方稱中國才是這種犯罪的受害者。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都在爭相採取強硬的中國政策。他們兩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吸引選票的策略。今年5月拜登宣佈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商品徵收新關稅。雖然很少有(中國製造)電動車抵達美國,但伯恩斯對BBC否認美國國內政治在這一決定中發揮了作用。

伯恩斯表示,這是一個旨在保護美國就業的「經濟措施」。但與此同時,北京已向美國警告可能會採取報復性關稅舉措。

伯恩斯與習近平會晤
[Reuters]

不過,儘管中美存在競爭,但也有一些積極合作的跡象。

在我們進行採訪之前,伯恩斯大使與中國的氣候特使舉行了會晤。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污染國正試圖尋找減少有害排放的方法。

華盛頓和北京也正在進行所謂的「高層會談」,以防止芬太尼毒品抵達美國。伯恩斯將此描述為「關鍵」行動。

伯恩斯大使與大多數中國高層的會晤都是在部長一級,而與習近平的會面一般是白宮高層,譬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時進行。

中國海警船向一艘前往南海仁愛礁執行補給任務的菲律賓補給船發射高壓水槍
最近幾個月中國和菲律賓的船隻在這片爭議的水域不斷玩著一場危險的貓抓老鼠遊戲。 [Reuters]

現在美中雙方都承諾要推動更多的「人文交流」。但美國留學生在中國的數量已從2011年的約15,000人降到800人。

習近平希望未來5年內吸引5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留學。他去年11月訪問舊金山時表示,這是「我們兩國人民迫切期望的」。

但伯恩斯指責中國政府的一些部門沒有認真對待這些熱情的話語:「自舊金山峰會以來,已發生61起安全部隊或政府部門阻止中國公民參加我們這座房子或我們大使館的公共外交活動,或阻止他們前往美國參加聯合訪問活動,所以我們很難讓大家聚在一起。」

不過,另一方面,中國學生和學者報告稱他們在美國邊境遭到不公平對待。北京駐華盛頓大使陸續提出過幾次正式抗議,指控美國在中國學生持有有效旅行證件抵達美國時,在海關對學生進行「無理」的盤問和騷擾,取消他們的簽證,甚至遣返他們。

此外,華盛頓還對中國發出「3級」旅遊警告,敦促美國遊客「重新考慮」他們前往中國的旅行。伯恩斯向BBC否認這一警告與「讓大家聚在一起」的呼籲存有矛盾,而是一種預防措施。

他說:「有美國人在這裏被監禁,我們認為他們是被非法拘留、被非法起訴的。我一直在探訪這些囚犯,我們希望他們能被釋放。」他又強調,中國還對幾名美國人給出了「出境禁令」,並在中國機場扣留了他們的美國護照,讓他們無法離開。

中國沒有將美國列入單方面免簽(15天旅遊簽)的國家名單。但最近澳大利亞列入其中了,因為北京最近希望修復與坎培拉的關係。

事實上,這種「人文交流」——在原本困難的關係中相對容易實現的目標——竟然還是變得如此艱難,這或許表明雙方仍然持續缺乏信任。

但目前最大的裂痕可能是烏克蘭戰爭。

美國似乎認為中國可能掌握著能夠阻止俄羅斯在戰場上取得進展的關鍵。

伯恩斯重申了華盛頓的立場,即北京支持莫斯科的侵略是不可接受的。「中國在這場戰爭中並不中立」, 他說。

他還表示:「中國正在展現它的真面目。它正在支持俄羅斯,支持普京對烏克蘭平民發動這場野蠻的戰爭。我們知道有中國公司在做什麼,我們知道這對俄羅斯發動這場戰爭的能力有何影響。」

伯恩斯聲稱有「數以萬計的」中國公司在支持莫斯科,「我們已經制裁了大量公司,如果中國政府不收手,我們凖備採取更多行動。」

伯恩斯的這些言論實則回應了上周在意大利舉行的G7高峰會上的聲明。該聲明指稱中國支持俄羅斯,「助長」了烏克蘭戰爭的蔓延。這份聯合聲明還威脅要對那些被認為正在幫助俄羅斯規避西方禁令的中國實體施加更多制裁。

中國已駁斥了這份聲明,稱其「充滿了傲慢、偏見和謊言」。

儘管如此,有人會認為比起2022年,美中兩國狀況還是有所改善。在時任美國民主黨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 )2022年夏天訪問台灣後,憤怒的中南海切斷了與華盛頓的所有部長級溝通。兩國關係在2023年初再次惡化,當時正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前夕,美國擊落了一個跨過北美領空的高空中國氣球,而布林肯取消了該次訪問。

雙方關係直到去年11月拜登和習近平在舊金山會晤時才開始較為回穩。

伯恩斯向BBC坦言,他任職的前兩年確實困難重重——與中國官員的溝通很少。

他補充說,現在雙方關係「相對較好些」,但他也看到前面的路很艱難:「這種十分困難的競爭關係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