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設計,可不可以不要再「公務員美學」?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獨立評論

文/郭瓊瑩

過去升學壓力大,在沒有電子化前,走過各縣市補習班,考上高中或大學的「榜單」一定以長長紅紙或大字布條貼滿牆面。曾幾何時,各間中學、大學也開始效仿,在校園主要入口門戶牆面或行政大樓前掛滿各種獲獎名單、榮譽狀,諸多縣市的大樓前也開始高掛各種行銷廣告,包括預告節慶活動、獲獎或施政排行榜……。行經這些場所,看到這樣的「城市景觀」時,一種反淘汰、弱智化的城市發展意象就油然而生。

標榜自己的優勢與強項,這個目標或許無可厚非,但當操作手法粗糙與膚淺,只令人覺得不停遭受「視覺強暴」。如台北市政府主體建築正面,兩側牆上總是掛上大幅輸出廣告,或者節慶需求的布條,有時色彩、字體與整體設計恐怖到如同視覺汙染,但因此原本想進行的府前廣場綠化更新卻遲遲無法行動,只為了一年幾次懸掛布條需有大型吊掛車進入,所有植栽、透水鋪面的需求都被迫擱置。這與市府自稱的「生態城市」、「智慧城市」宗旨完全相悖。這不只令人覺得本末倒置,更與數位時代脫節。這樣的狀態,如何談城市美學乃至永續城市發展?

▎最好「一魚多吃」,「愈多愈好」的行政錯亂

在台灣,「行政美學」是個相當遙遠、與實務行政決策毫無交集的理想。我們經常發現,進行規劃設計者被政府部門不斷要求要加東加西,而且種種修改經常與原來的大架構、預期的環境品質毫無關聯。設計者形同只是政府處理行政庶務的外來幫手,也因此常常正事未盡圓滿,卻節外生枝了許多令人難以評價的成果。

以台南市海安路的改造為例,經歷10年的空間閒置與「政策堵塞」進退失據,好不容易在前年透過國際競圖,由知名的荷蘭MVRDV景觀設計公司獲得設計權,理念為回歸自然,讓市民重溫歷史古都的生命力,未來並將以「減法設計」清理現地過多的無用設施,期望慢慢呈現出人與運河的生命關係。

然而,政府卻以「民眾希望更熱鬧、更多元」為理由,硬是要加上許多不在原來設計架構內的「公共藝術」,或許夜間燈光五彩繽紛,但遺憾的是,好不容易有機會也有經費讓環境重新清理改造,但卻因「傳統行政價值」仍未蛻變,又繼續用政府原來習慣的那套方式去進行規劃。原規劃設計團隊對此相當困擾,卻苦無機會與政府客觀討論。

很多時候,在行政體系中,因為欠缺行政美學的認知、思考、訓練與實務實踐能力,主事的承辦人員或小主管往往可以任意修改或調整設計方案,甚至擅自更動細部設計。這也顯現了「行政官僚威權」,以及對設計者不可測的風險,更遑論背後是否有合理機制讓政策得以落實,或者有前後一致系統化的執行效能。

▎行政思維限縮了城市美學國際化的可能性

長期觀察台灣現行城市美學的問題,赫然發現:在慣性行政思維的框架下,台灣從國土空間到區城發展,城鄉建設到社區營造,雖各有相關法令規範,卻少了最關鍵的一環:我們沒有任何一種具法律效用的「空間美學」審議監督機制。儘管現行「都市設計審議」機制扮演了部分角色,但整體仍有不足。

換言之,我們只注意每一個案是否符合所有「合法」,卻不關心最終成果是否有美感、是否有人文意義、是否有總體風格。這顯然是一個關鍵漏洞。只因為美感常被人認為只是主觀感受,而失去了進一步要求美、分析美、讓美感為空間設施加值的可能。

尤其是諸多行政決策者在權責分工上,多屬「技術分工」,因循結果造成無論安排了多少「前瞻建設」、「亮點」、「競爭」型的建設計畫,最終卻往往在預算執行與時間限縮之壓力下,僅投入硬體建設經費,卻缺乏前置調查分析、後續營運管理與行銷的配套,實屬可惜!

另一方面,也因長期以來對國民美學教育的投資不足,「美」始終不被重視,是以即使到了決策階層,因其專業育成過程即少了這一塊,而讓他們即使有心,也無法觸及真正的問題,累積下來就是公共環境、公共空間充斥了「非惡意」的誤導與錯誤決策,行之多年後積非成是,竟反成為另類「障礙」。尤其在現今的政治氛圍下,大多數公部門文官更未有勇氣或膽識願意主動糾正錯誤,畢竟上位者既不重視、又對美無感,幾乎很難在這樣的畸型社會氛圍與扭曲價值觀下,跳脫框架去思考並開創新途徑。

我們常看到有人問「為何某某國行,而台灣就是不行?」這樣的提問至少也有30多年了,但回首昔時,總在「人治」的框架內作事;換言之,公共行政美學實踐亟需跳脫框架思考,並融入實質環境、硬體建設,換得「有感」、「有溫度」、「有人民參與感」的無形資產價值。

▎期待有文化紮根的「慢速建設」

提到觀光,政府宣導品多以北歐小國、日本或其它島嶼海岸特色國家為模範,但到了涉及實質建設時,則又很容易因其它因素而悖離了前述小國觀光成功的關鍵因素。衡諸全球,幾乎沒有一個成功實例是因「串聯高鐵」而活化偏鄉觀光經濟,主要因風景點與都會工作、社會經濟交流的網絡與管道是迥異的。相反的,如德國的「浪漫黑森林之旅」,幾乎都是靠「慢遊」的方式經過美麗鄉村小道、山林、湖泊,而非將高鐵或高速公路快速串連,讓鄉村穿腸破肚。

日本德島的小漁村,即使有世界知名的瀨戶內藝術季,在非旺季期間,交通運輸也只有每小時一班的公車。義大利本島西側的薩丁尼亞島漁村風光明媚,有美麗的海灣與海岸線,住民期待寧靜的生活,非假日幾乎一天只有一班公車。他們的住民會怪罪政府「把我們當成三等公民看待」嗎?

在許多地方,居民對於鄉村生活有自己的認知與信念,也因此,如何在文化傳承與現代生活間取得平衡,「快」絕對不是唯一的答案,樣本式的宣導行銷也未必有長效。而這些價值觀最大之差異,即在上述這些案例中當地民眾的「自信心」與「在地榮耀感」。而在台灣,或許因為實質的開發歷史僅有300多年,或許因為多數移民開墾者都只關注個人之福祉,而忘了真正的基盤是在土地、人與社經、生態、生產間的平衡與特色。

是以回歸「行政美學」素養議題,一樣沒有捷徑。任何為選票操作的投資建設,都無法承載如此有深度與責任感的「任務」與「義務」。真切呼籲政府,應投資更多經費培養公務人員的美感素養、藝術品味以及對人文藝術生態的敏感度,在極速追趕中打開心胸與更多人民對話,自「修身、齊家」作起,繼而導入「治國」方略,進而得以描繪出公共行政美學之新軟硬體建設基盤,並拓展衍生成為各別城市,乃至區域應有的地方願景品牌實踐。

更多獨立評論文章

你愛錢還是言論自由?NBA「失言風波」的照妖鏡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柯市長看藏人自焚,彷彿納粹醫生
主權勇於實踐 正義「毋湯算計」
翻轉偏鄉幼教──李岳青園長:「要孩子別輸在起跑點上,但,起跑點是什麼?」
終結「徐國勇們」的囂張,就差你的選票
文物擺出去,升旗台蓋起來,韓國瑜想當主席啦!?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