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傳長照殺人 法務部擬修法免關

長照殺人事件頻傳,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2023年度完成「家庭照顧者殺人」判決書分析研究,在犯罪特徵與背景上男性被告占65.4%,秋冬季節占67.4%,夜間時段53.8%,各項特徵在進行犯罪預防的風險評估時,值得特別注意。(賴佩璇攝)
長照殺人事件頻傳,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2023年度完成「家庭照顧者殺人」判決書分析研究,在犯罪特徵與背景上男性被告占65.4%,秋冬季節占67.4%,夜間時段53.8%,各項特徵在進行犯罪預防的風險評估時,值得特別注意。(賴佩璇攝)

近年頻傳長照殺人事件,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完成「家庭照顧者殺人」判決書分析研究,發現以父母照顧重度失能子女比例最高,占4成2;而7成3的照顧者患有身心疾病或處於身心健康不佳狀態,有5成7的照顧者照顧被害人長達10年以上,大部分照顧者因身心長期承受巨大壓力,最後走上絕路,令人鼻酸。

近年國內發生多起長照殺人案。2010年12月,83歲的王敬熙因不忍罹患帕金森氏症多年的妻子受病痛折磨,餵食安眠藥後,將釘子釘入妻子頭顱致死。一審減刑後判王翁9年徒刑,他不斷求法官判死,但他等不及最終判決,2012年在看守所內病逝。

另北市劉姓8旬婦人獨自照顧腦麻兒子50年,因擔心自己年邁,死後兒子將無人照顧,去年母親節前以1萬元紅包塞入兒子口中,再以膠帶封住兒子口鼻,致兒子窒息身亡,日前被北檢起訴。

司法官學院犯罪防制研究中心收集1999至2023年的26件長照殺人案確定判決,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此犯罪類型男性被告占65.4%,發生時間秋冬季節占67.4%,夜間時段53.8%。

研究顯示,僅有32.0%的家庭處於經濟困境,且只有23.1%個案有尋求過外部支援,因此發生長照殺人案主因不是經濟因素。

在長照殺人案件中,有40%以上被照顧者無法正常溝通,也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有73%的照顧者同時患有身心疾病或處於身心健康不佳狀態,有57.7%的被告持續照顧被害人長達10年以上,研究顯示,大部分照顧者最後走上絕路,與身心長期承載巨大壓力有關。

在照顧身分類型上,以父母照顧重度失能子女占比最高,共42.3%;重度身心障礙者的生理老化速度較一般人提早,如果父母為主要照顧者,則家庭內需同時面對「雙重老化」的壓力,照顧者所承受的身心痛苦,將更難獲得紓解。

大部分此類案件成立《刑法》殺人罪,有超過一半的案件符合獲2次的法定減刑,法官考量有8成的犯罪動機集中在「難以負荷壓力」,雖盡量減刑,平均宣告刑為4年10月,仍難達緩刑門檻。

對此,法務部表示,已研議3方向修法,讓這類情輕法重、情堪憫恕的加害人能夠「免關」,包括修正《刑法》放寬緩刑條件為3年以下徒刑刑度、修正《刑事訴訟法》降低緩起訴門檻;另在《刑法》增訂較輕的「長照殺人罪」,法定刑為7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