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真會「排乾沼澤」嗎?
川普在2016年競選總統時,就提出要「排乾沼澤」(drain the swamp)的口號與承諾,而「沼澤」當然指的是建立在波多馬克河右岸沼澤地的首府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儘管這個說法已被歷史學家證實有誤,但沼澤地還蠻符合台灣人認知中政治是爛泥巴的印象。許多美國政治人物在競選時為要表示改革的決心,習慣用「排乾沼澤」的說法。川普的口號意味他想要瓦解長期盤據華府的建制派勢力,包括資深的國會議員、有工作保障的官僚體系,及與聯邦政府掛勾的各種利益團體。
川普在競選連任前1個月,曾推出《F計畫》的行政命令,鎖定對公務員進行調查,將被認定有疑慮的聯邦職業文官撤職。不過,由於他隨後輸掉選舉,因此《F計畫》並未執行。這次他重返白宮,許多華府的聯邦公務員就剉咧等,擔心川普隨時可用忠誠度有疑慮將他們解聘。
川普承諾要裁掉華府近10萬名的公務人員,引發美國政府僱用人員工會(AFGE)的不安,特別向全國80萬的聯邦公務員發出聲明,表達會持續替美國人民效命;並表示無論政府領導人的政治傾向為何,他們不會默默站在一邊,允許其破壞美國憲法及法律。
AFGE指控川普第一任時就想要影響工會與政府雇主間的合約,削減人員、遷徙辦公室,造成公務的中斷及納稅人額外的負擔。此外,他想將非政治職務的公務人員也改成政治任命的做法,當然會造成他們的壓力,被迫必須盲目服從,而不再恪守行政中立。
另外,聯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局(OPM)在今年4月宣布相關規範,目的就是要強化對公務員職務的保障及維持既有的功績制原則。OPM認為政府在招募新的公務員時,必須使後者認識到此項制度的存在。如果他們相信提供正確及符合基本常識的專業意見受到約束,或他們的同僚因個人信仰而非工作表現在總統權力交替時遭到更換,當然會影響其進入政府工作的意願。要吸引人才、特別是科技人才,就必須尊重並保護他們的專業及服務。
不過,川普認為他們的獨立性,代表其為「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代理人,並非以國家利益,而是以個人利益為執行公務的首要考量。事實上,許多研究指出,這些公務人員的獨立性所代表的是對憲法及國家法律的遵守,而不是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才不願意執行交付的任務。
川普這項想要以政治任命的忠誠者取代有主見的聯邦常任公務員的想法,不僅反映在《F計畫》中,更見諸於他所推出競選政見的《47 議程》及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畫》,前者是即將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對選民的承諾,後者則是智庫及幕僚為2025年1月20日川普上台後所揭櫫的政策方向。
舉例來說,許多共和黨政治人物長期以來批判的聯邦政府教育部,就是《2025計畫》想要廢掉的目標。該部會的公務人員在川普上台前夕,顯然會因擔心失去工作而坐立不安。環保署的公務員依法應當要根據管制汙染的法規執行環保工作,但在一位認為全球暖化是騙局、開發石化能源是王道的美國總統領導下,他們該如何確保環境不受汙染,人民有乾淨的空氣?他們專業的認知及堅持,究竟是其為深層政府代理人的藉口,還是導致他們遭到政治打壓的理由?
川普有能力對抗這個眼中「來自內部的敵人」、排乾沼澤、改變美國文官中立的政治傳統,而不會遭到大規模的反彈與對抗嗎?(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