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四旬男長年喝酒應酬 胰臟胰管有約1公分結石

圖說:中國附醫副主任黃文信透過模型,說明患者胰臟胰管內出現一顆約一公分的結石,以及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碎石治療。(記者鍾麗如攝)
圖說:中國附醫副主任黃文信透過模型,說明患者胰臟胰管內出現一顆約一公分的結石,以及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碎石治療。(記者鍾麗如攝)

一名年過四旬的張先生,因工作喝酒應酬長達二十多年,逐漸養成酗酒習慣,某次聚餐又是牛飲喝酒,感覺上腹劇烈疼痛,甚至無法坐或立,吃了東西也全部嘔吐,就醫被診斷為「酒精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檢查發現胰臟胰管內出現一顆約一公分的結石,導致胰管嚴重阻塞而發生胰臟炎,經轉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接受「膽胰管內視鏡碎石」治療,成功將胰管結石擊碎及取出。

該院內科部消化系副主任黃文信表示,胰臟炎是胰臟的發炎性疾病,可分急、慢性。急性胰臟炎的症狀,多為突發性的腹痛,且是持續性,痛感會傳到背後;慢性胰臟炎則與急性胰臟炎反覆發作有關,酒精則是造成慢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慢性胰臟炎最常見的原因,包含長期酗酒、新陳代謝疾病或是先天性膽胰管構造異常;在台灣約有一半的慢性胰臟炎患者會產生胰管結石,結石阻塞胰管,造成慢性腹痛或反覆性的胰臟炎發作。

黃文信指出,正常的胰管直徑小於三毫米,當有大於五毫米以上的結石卡在胰管內時(張先生為一公分胰管結石),極不容易靠傳統內視鏡取出。胰管結石的產生,主要是由胰液裡過飽和的碳酸鈣沈澱結晶所造成;這些胰管結石非常的堅硬,逐漸變大後就會卡在胰管,阻塞胰液流入十二指腸阻礙消化。患者可能會出現飯後腹脹、消化不良、脂肪便,甚至體重減輕的情況,阻塞的胰管結石會造成胰管高壓、胰管擴張及更嚴重的胰臟發炎。

黃文信表示,膽胰管內視鏡是一條直徑僅三點五毫米的內視鏡導管,經由十二指腸鏡的管腔,到胰管內進行雷射或震波碎石,可讓患者在不開刀、無任何傷口的情況下,順利碎石及取出胰臟胰管內的結石。膽胰管內視鏡除用來治療胰臟胰管結石之外,膽胰管內視鏡也能深入肝臟膽管內,進行直接切片檢查,突破傳統攝影術的限制。

黃文信呼籲民眾,若有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應盡早就醫評估,可能是因膽胰管狹窄及懷疑有膽胰管腫瘤導致的腹痛、黃疸、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或困難的膽胰管結石造成的急慢性腹痛。而張先生接受治療後,也聽從醫師建議戒酒,重拾健康的胰臟及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