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感染RSV病毒演唱會喊停》RSV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感染科權威解析

「歌神」張學友感染RSV病毒,取消演唱會行程。(圖片來源 / 張學友臉書粉絲專頁)

「歌神」張學友7日在小巨蛋的《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第4場演出前,突然宣布取消演出,並表示自己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出現喉嚨痛、流鼻水、鼻塞症狀,無法正常發聲,因此取消演出,讓大批歌迷相當擔憂。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指出,RSV感染以呼吸道症狀、流鼻水喉嚨痛咳嗽為主,嚴重會產生肺炎與氣喘,但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以症狀藥物為主,使用化痰藥、擴張劑、類固醇、退燒藥等。

究竟RSV是什麼樣的病毒?會有哪些症狀?哪些族群屬於高風險感染群?又該如何預防?

RSV全年都可能流行!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台大兒童醫院前院長、小兒科教授黃立民說明,RSV是一種各年齡層都可能感染的病毒,常見於嬰幼兒族群,症狀包括流鼻水、食慾減退、咳嗽、打噴嚏、發燒或喘鳴,「大多數會在1到2週內康復,但對於是1歲以下嬰兒與患有慢性病的長者,感染RSV後住院風險較高。」

台大醫院感染部指出,RSV病毒是一種具膜的單股RNA病毒,藉由表面glycoptotein G區分成RSV A跟RSV B兩種。此病毒於世界不同區域皆有其流行特性,溫帶地區如:美國、歐洲,流行期為秋季至春季,約每年的10月到5月之間;而在台灣等亞熱帶地區或是更熱溫暖的熱帶地區,流行期不僅僅侷限在冬天,全年皆有流行的機會。

研究指出,每年有3-7%的大於65歲成人、以及4-10%有心肺疾病的成人會感染 RSV。

RSV主要是藉由飛沫傳染,含有RSV的分泌物接觸到眼結膜或是鼻黏膜時產生感染,飛沫因顆粒較大,傳染距離約為直徑1公尺內。RSV病毒的潛伏期大約3天,症狀期約1週。RSV病毒進入呼吸道上皮細胞,尤其是分布在氣管和支氣管處帶有纖毛的柱狀上皮細胞。病毒感染細胞後,造成小支氣管上皮細胞被破壞,壞死的細胞以及分泌物造成小支氣管狹窄或阻塞,而產生呼吸道症狀,如呼吸急促、血氧降低等。嬰幼兒的氣管本來就很細,若因肺部發炎反應,呼吸道症狀將更為顯著;成人的致病機轉,也會產生上述類似的症狀。

如何診斷是否感染RSV?

至於易感染RSV的族群,成人主要是免疫力較差的族群、養護機構的住民容易受到感染,另外家裡有小朋友得了RSV,同住家人也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醫師指出,成人感染RSV病毒的症狀較難跟一般的流感區分,主要為發燒、鼻塞、流鼻水、喉嚨痛、咳嗽等。在X光片上有時會以肺炎的方式來表現;若是免疫不全的病人,症狀可能更為嚴重。相較於其他的類流感疾病,RSV可能更容易產生鼻竇炎併發症、或喘鳴聲,當病人有這些情形,就應考慮是否為RSV感染。若為免疫不全患者感染 RSV,肺炎死亡率可達45%,另有 10%左右的病人會產生閉鎖性細支氣管炎。

RSV感染要怎麼診斷呢?

台大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嬰幼兒可依其年齡及典型的症狀來診斷是否為RSV的感染。「然而成年人的症狀常較不具有特異性,很難跟其他的病毒感染做區分,這時可透過一些方法來鑒定是否是RSV感染,包括病毒分離及鑑定(virus isolation)、核酸檢測(PCR)、血清學檢查,或者是抗原檢測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ntigen screening test)。」他也提到,抗原檢測在嬰幼兒有比較好的敏感度,年長者可能因病毒量較低,導致 敏感性不佳,需要特別注意。

呂俊毅表示,大部分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RSV,大多會自行痊癒,病程可給予支持性治療包括適當水分補充以及退燒。

感染過RSV無法終生免疫

黃立民指出,除了老年人與患有呼吸道共病族群外,1歲以下嬰兒更是RSV感染以及併發重症住院的高危險群,感染後易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缺氧等症狀,或併發肺炎與支氣管炎,後遺症影響恐長達10年。

他也提到,RSV感染的嚴重程度與肺容量成反比,1歲以下嬰兒因肺功能尚在發育,支氣管如筆尖般狹窄,「一旦感染後會導致呼吸困難且急促和氧氣濃度降低,嚴重症狀可能出現缺氧、發紺、肋骨下凹陷,需住院治療,住院率高達腸病毒的7倍。」此外,嬰兒感染RSV會因為呼吸不順暢而影響進食、睡眠等日常作息,導致脫水或營養不足,更不利於復原。

黃立民指出,嬰兒一旦感染RSV引發肺炎或支氣管炎,通常會建議留院觀察,「超過8成的RSV住院為健康足月的嬰兒,RSV幾乎可說是1歲以下嬰兒的最大威脅。」此外,RSV具有高度傳染性,每位感染者可傳染給4位嬰兒,在產後護理之家、托嬰中心等場所,不時會發生群聚感染事件。

黃立民表示,感染過RSV也無法帶來終生免疫,更可能留下氣喘、反覆性喘鳴等長期後遺症,恐損害呼吸道功能持續長達10年,影響孩子的童年。

他強調,家中如有年幼嬰兒,除了要注意月子中心、托嬰場合的感染控制外,也建議盡量減少出入人潮密集的場合,當家人有感冒症狀時也要隔離避免傳染給嬰幼兒。「而最好的預防方式是讓嬰兒接種單株抗體,可預防RSV感染及重症。」

黃立民也提醒,一旦嬰幼兒出現高燒、呼吸短促、有喘鳴聲、活動力變差等情形,一定要盡快就醫,如併發肺炎、細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傷害與影響甚鉅,應重視疾病預防。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新青安助攻房市更上層樓?今年第一季20~35歲房貸族年增48%
黃仁勳喊主權AI 亞歐美中東國家全面啟動大筆投資自產ChatGpt模型
又有綠委衝太快?沈伯洋「控管高風險群說」惹議 今改口稱第五縱隊是假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