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玢用20年 追溯濁水溪300年

中國時報【林欣誼╱專訪】 曾經是哺育大地的「母親之河」,濁水溪歷經300年發展,從灌溉田園到成為農民運動基地,歷經治水治山工程,再到近年工業與農業搶水,如今已如一條殘破的生病之河。台灣史學者張素玢花20年進行田野調查與文獻研究,寫成《濁水溪三百年》,拋開學術的冷靜,她感嘆:「感情上,我把濁水溪擬人了,我們對它實在太不人道!」 《濁水溪三百年》打破學術書籍給人的生硬印象,提綱挈領脈絡清楚,學術的專業沒少,文字背後的誠懇卻備感親近。張素玢為此煞費苦心,笑說:「我想為大家鋪一條路,走進濁水溪的歷史。」 踏遍田野不嫌累 張素玢現任台師大台灣史研究所所長,她的研究室裡窗明几淨、案頭齊整,很難想像說起話來從容優雅的她,同時是個開車很衝、喜愛登山、踏遍田野的研究者,被她帶下鄉作田野的學生,往往2天就求饒陣亡。 比如她的博士論文研究台灣中部日本移民村,靠著驚人的毅力與腳力調查,將幾近煙滅的每個村標出詳細位置;《濁水溪三百年》中也曾花四個寒暑假地毯式收集抄寫土地資料,只為製成兩個表格。 用證據還原歷史 更多曠時費力的田野調查並未直接在書中引用,但她堅持:「對我來說史料是虛擬的,台灣史的田野,就在我們腳下,怎麼可以只埋首文獻?」 然而田野與文獻不能偏廢,她同時花3、4倍的時間研讀資料,比對口述訪談與史料,「我相信靠著專業客觀,提出證據,歷史可以趨近真相。」 出身彰化員林的張素玢自述是「吃濁水米長大的孩子」,1993年進行博士論文時開始穿梭在濁水溪下游探究日本移民村,接著纂修北斗、二林、二水方志,過程中發現水文變動劇烈的濁水溪與台灣社會緊密相連,開啟了漫長的研究寫作。 經濟與生態拉扯 《濁水溪三百年》解讀濁水溪的6個關鍵年代,從早年洪患頻仍、清朝與日本時代的治水治山事業,造就中部穀倉並孕育出農村精英,到開發水力發電、地下水等水資源,以及六輕、國光石化、中科四期等工業與農業搶水的議題,從歷史走到當代,充滿了臨場感。 尤其最末章指出濁水溪的四大歷史難題:南北岸之爭、分水之爭、地下水之爭、工農之爭,張素玢坦言這是在環境變遷的焦慮感中完成。 面對如今濁水溪的殘破枯竭、依然沒有解決的經濟與生態的拉扯,她痛陳:「其實回看歷史,就會知道怎麼解決,只是執行者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