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的症狀和行為有哪些?強迫症的治療和幫助方式一次看
強迫症是一種現代文明的疾病,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壓力增大,強迫症也成為最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但強迫症的症狀非常多,導致人們對於強迫症的認識並不深,對強迫症也沒有病識感,所以很難注意到罹患強迫症。於是超直白保健室邀請到精神科王桓奇醫師、家醫科陳欣湄醫生,利用一些簡單舉例來介紹強迫症,此篇文章也會透過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的公開資訊,帶大家深入了解強迫症。
強迫症的病發成因
雖目前引發強迫症的確切原因不明,但有以下5個得到強迫症的風險因素值得注意。
1.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某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強迫症,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遺傳學家發現,有些基因與強迫症有關,但並不是強迫症的唯一原因。
2.腦部生理學
強迫症的病人可能存在某些腦部結構或功能異常,例如青春期發病的強迫症患者有腦室擴大的現象,也發現有額葉皮質功能障礙的現象,而從強迫症患者的睡眠腦波中還可以發現他們的動眼期出現得過早。此外強迫症患者的神經內分泌亦有異於常人,這些異常可能導致了大腦中控制行為和思想的神經傳遞物質的失衡。
3.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可能會引起強迫症的發作,比如正經歷創傷、悲傷、失戀、失業、離婚、產後抑鬱症等,這些事件都可能是引發強迫症的觸媒。
4.心理學因素
強迫症可能與心理學因素有關,例如壓力、焦慮、自卑感、完美主義、恐懼等。這些情感狀態可能導致患者產生不斷重複某些行為或思想的強烈渴望。
5.環境因素:
研究表明,環境因素可能與強迫症的發生有關,例如學校或職場的壓力、家庭成員的不良行為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引起患者的焦慮和壓力,進而誘發強迫症的發作。
強迫症的症狀
強迫症狀可分為強迫行為和強迫思考兩大類。
1.強迫症常見的8種想法
反覆出現的負面思想,即使患者自覺是多餘且荒謬的想法,但是無法阻止或抗拒它的出現,而 每天為其所干擾達數小時以上,且會造成強迫行為地出現。
(1)害怕攻擊別人或受到攻擊
害怕自己做出攻擊自己或別人的行為,並持續害怕自己或心愛的人會受到傷害。
(2)怕受汙染
害怕各種細菌或髒東西,深怕自己深受細菌所害,造成生命威脅。
(3)性
出現不合理的性畫面或思考。
(4)囤積/節省
捨不得丟掉東西。
(5)宗教
害怕冒犯神明或侵犯道德。
(6)對稱或精確
害怕不正確或不完美,導致做事情時只追求做對或完美。
(7)其他
害怕說出某些事情,或丟掉東西,或有迷信的害怕等。
(8)身體
過度擔心身體的疾病,即使是小感冒也會覺得自己得到可怕的疾病。
2.強迫症常見的5種行為
強迫行為指的是重複的行為或心智活動,患者必須回應強迫思考或根據某些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則來被迫地做出這些動作,目的是防止或減少焦慮或痛苦,或者預防些可怕的事件或情況。強迫症常見的行為如下。
(1)反覆清潔
對於環境和個人衛生過分在意的強迫症患者,會經常洗手、洗澡、清洗家具、衣物等。
(2)不停排列、校正物品擺放位置
對於物品擺放過度執著的強迫症患者,會反覆調整東西的位置或者是確保所有東西都在一個角度上。
(3)檢查開關無數次
有些強迫症患者會對於自己做的事情不斷檢查,例如檢查門是否關好、電器是否關掉等,以防心中擔心的情況發生。
(4)心理默念禱詞或計數
強迫症患者會不停計算、統計物品,比如計算樓梯的階數或是喝水的次數,此外也會有重複默念吉祥話、禱詞的情況出現。
(5)重複強迫症
一直做同樣的事情或是儀式,例如不斷重複某些動作、重複發訊息或電子郵件等等。
強迫症的治療方式
強迫症的病因複雜,因此單一使用藥物治療強迫症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在治療上,藥物治療通常會合併行為治療或心理治療做輔助。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可緩解強迫症狀,並且減輕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帶來的困擾。不過醫生會著重考量個案的狀況,評估強迫症患者除了強迫症狀外,是否有出現其他焦慮及憂鬱症狀,再診斷給藥。
2.支持性心理治療
透過支持性心理治療的信任關係,治療者協助患者傾洩情緒上的困擾,並經由同理心去瞭解、體會患者內心的感受,從而分擔、紓解患者所經歷的焦慮、自責、憤怒、憂傷、無助等等痛苦。
3.團體治療
強迫症患者的個別心理治療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比起其他亞型精神官能症的個別心理治療要長,如果能配合團體及家族治療的實施將會更具療效。
4.特殊治療
電痙攣治療(ECT),或腦部手術。通常是保留給對一般治療效果不彰的病患。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梁譽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