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塑膠減量到剩食大作戰 2017 循環經濟論壇登場
循環經濟,創造永續環境。2017 「循環經濟全球論壇」今天登場,環保署邀請來自美、歐盟、英、德丶荷、瑞丶愛沙尼亞丶日、韓、紐西蘭丶新加坡及薩爾瓦多等 12 國官員代表與產業專家參與,就「塑膠循環經濟」和「剩食循環經濟」交流創新作法與成功案例。大會邀請荷蘭阿爾梅勒市市長 Mr. F.Weerwind 以 「循環城市」為題發表演講,分享阿爾梅勒市推動循環經濟的經驗。
蔡英文總統一直期許台灣走向循環經濟,政府致力於將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台灣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熱點。為呼應聯合國及國際對 「塑膠循環經濟」 的重視,環保署明(107)年起將擴大推動一次用塑膠產品減量措施,同時全面禁用塑膠柔珠產品。
論壇首先登場的是「塑膠循環經濟」,針對塑膠管理,台灣、美國、歐盟、瑞士丶日本及薩爾瓦多等6國官方代表就塑膠減量(Reduction)、重複使用(Reuse)與回收(Recycle)進行簡報;針對塑膠策略與創新,瑞士、荷蘭、台灣、美國及德國等5國官方與產業代表進行簡報並展開官方與產業對語。
世界各國對購物用塑膠袋管制方式不同,美國(加州)、法國、澳洲採禁止使用;香港、英國、臺灣採付費取得;德國、丹麥採課稅。歐盟訂定2030塑膠管理策略與路徭圖,明定會員國遵守塑膠管理措紇,以達成目標;日本也力推塑膠 3R策咯;我國則明文公告規範14類販賣場所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 ,統計目前7大類販賣場所使用的購物用塑膠袋減量成效達58%,年使用量由約34億個減至14億個 ,達到每年20億個購物用塑膠袋減量成果。
這次論壇邀請塑膠產業分享創新儆法與成功案例,包括台灣大豐環保科技公司、美國戟爾科技公司 (Del1 Technology)與德國萊茵公司(TUV Rheinland),其中大豐環保善用智慧手機鼓勵民眾進行回收,提升回收質量與友善環境 ,是國內資源回收產業推動循環經濟的成功案例。
2017「循瓖經濟全球論壇」另一關切議題是「 剩食」。聯合國統計,全球將近40%食物浪費掉,台灣統計 2016年全台餐飲、超商、量販店、超級市場等177家業者、共11萬多間實體通路,每年因未拆封放至過期、賣相不佳遭丟棄的食品,高達3萬6000公噸,金額約38億元,非常可觀。
針對廚餘,環保產業利用創新科技,將廚餘再利用,除了推廣有機堆肥,自然無毒農業,更將廚餘做為生質能源,生產再生能源。
因應「剩食」,各國集思廣益,台灣丶日本、韓國利用物質流向追蹤申報的源頭管理制度,為食安把關,引起歐美國家興趣;荷蘭、德國推動再生能源,將廚餘轉為生質能源,是亞洲國家交流重點。荷蘭甚至由年輕人投入創業「 剩食餐廳」 , 目標為取得米其林認證,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在展現 「剩食」商機無限 , 是推動循環經濟很好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