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創業-蔡志華 洗車工開出汽車美容連鎖
工商時報【姚舜╱台北報導】 個子不高、總是全身濕答答,第1次見到蔡志華的人,多數可能不知道眼前這位全身混合著汗水和洗車肥皂水的「洗車工」,其實是位有5家連鎖汽車美容連鎖店的老闆,其中4家是他加盟「IPO」汽車美容而開,另外1家「Car Star卡全達」則是他自創的品牌。這些店因地段商圈不同,月營收從3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 「英雄不怕出身低」、「行行出狀元」,是白手起家的蔡志華最佳寫照。62年次的他,因家境不好,12歲就到了餐飲業打工,南港高工畢業、退伍後,去考郵差卻沒考上,於是進了連鎖汽車美容業,洗車、打蠟,出賣勞力、做的是最基層的工作。 「就算做工也要講究品質呀!」蔡志華說,位在賣場地下室的汽車美容店重業績、要賣會員卡,汽車美容品質反而成了次要,「車子還沒弄乾淨就交車了」。因為實在看不下去,民國91年,蔡志華和4個夥伴1人湊了1萬元、共4萬元,在社子島找了個舊倉庫創業開洗車美容店。社子島租約到期後,蔡志華覺得品牌很重要,因此加盟IPO汽車美容,並陸續開出4家店,去年更自創卡仕達品牌,既是IPO最大的加盟商,又有自己的汽車美容品牌,在台北南港、民生社區、新店、林口和北投,都有蔡志華開設的汽車美容據點。 從踏進汽車美容這一行後,蔡志華不僅沒有轉過行、換工作,而且愈做愈有心得。 洗車與汽車美容這行業的市場其實非常競爭,有些店為了招徠生意會以打折為身段,但蔡志華認為,「殺價打折只會害死自己」。他說,自己在社子島開業時,曾以「大美容打5折」攬客,結果生意沒有比較好,「客人只會以為你偷工減料」。 蔡志華說,會把車送去美容保養的人,都是真正愛車者,他們重視品質,寧可慢慢作也不在乎省個1、2百元,所以他的心得是「堅持品質」,並「用品質培養客人忠誠度」。 蔡志華在內湖開店時,隔壁曾出現競爭者。當時蔡志華的店洗1輛車收200元,對手新開張祭出150元搶客。第2天,蔡志華將洗車價提高到250元,打蠟更提高到每輛800元(對手只收500元)。配合價格提高,服務項目也增多,結果來洗車美容的車口數雖減少,但利潤卻增加,且建立了口碑。 「比別人多做一點,且做仔細一點」,是蔡志華對同仁的要求。一般汽車美容店做1輛車平均約花5小時,而蔡志華的團隊為汽車美容則要花10至12小時。蔡志華並要求同仁,做了那些項目一定要一一說明給客人了解。蔡志華並強調,那怕是「殺必死」(Service)免費加給客人的服務,也都要讓對方知道。 蔡志華開連鎖店,不設目標,他會將每個月營收的10%存下作為開店基金。存夠了再開,而且他會從客戶基料中找開店地點,那些地區的客人較多,他會優先去當地找店面。而蔡志華找店喜歡找同業頂讓的店,原因是如此就可省下一些基礎設備的成本。另外,店面裝潢的木工部位,蔡志華也都是DIY自己來,如此又省下開辦費用。 洗車與汽車美容的眉角很多,絕不是沖水、擦拭與打蠟這麼簡單,蔡志華表示,從外觀沖水、擦拭、打蠟到內裝洗潔、除臭,甚至車子碰撞後的修復都有很多細節要處理,絕不是想像中這麼簡單容易。「如今我們都可以量化汽車表面的亮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