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他可能直接把烏克蘭賣了!」孫太一:台灣在川普眼裡不是盟友,而是經濟安全隱患
美國大選落幕,川普(Donald Trump)「王者歸來」,還沒等到明(2025)年1月20日就任,他已緊鑼密鼓展開各項人事與政策布局。其中,川普的對外戰略路線,將對世界局勢帶來什麼變局,更是備受矚目。中國大陸旅美學者孫太一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分析,比起地緣政治安全,川普更重視經濟安全,在俄烏戰場上,「他可能會直接把烏克蘭賣了」;對於台灣問題,川普恐怕並非把台灣當成「盟友」,而視為經濟安全的隱患。
重「經濟安全」輕「地緣政治安全」,核心政策將祭出「高關稅」手段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致電川普,祝賀其當選美國總統,並提出「雙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的期望。隨著川普2.0的上台,中美之間的大國博弈將會如何演變?
美國克里斯多夫紐波特大學(Christopher Newport University)政治科學系副教授孫太一向《風傳媒》解讀,在他看來,美國目前採行的「印太戰略」,其實本身是由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發起,而被華盛頓菁英圈所接受並推動,但與川普本人的思路並不完全契合。主因在於,川普更為注重「經濟安全」,而輕視「地緣政治安全」。「這也是為什麼使用關稅等手段,來縮小美國對外貿易逆差,會成為川普的核心政策手段和目標。」
孫太一指出,川普第2任期身邊所任用之人,需要對其「絕對忠誠」、「步調一致」,這是與他第1任期時最重要的差別。也因為如此,便意味著華府菁英圈推崇的「印太戰略」偏好,可能會受到川普個人更為重視經濟安全的「交易性重商主義」所抑制。孫太一強調,當然,兩者並非完全衝突,「例如利用高關稅來轉移供應鏈,尤其是將更多供應鏈轉入美國,將是兩者相結合的一個例證。」
中國或將承受美方更大經貿壓力,卻也促使其他國家更願意與中國合作
對於再次「棋逢川普」,北京方面又將會如何應對?孫太一認為,北京在經貿領域可能會遇到來自美方較大的壓力,但頻繁的貿易談判和接觸,實際上也可能是另一種穩定的溝通管道。而接下來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將會比拜登(Joe Biden)時期更好,由於美國的盟友對川普政府的質疑,可能會在更多議題上尋求與中國的合作,乃至於尋求中方的「領導力」,「氣候變遷」議題便相當有可能成為重要的合作契機。
孫太一補充道,在此情況下,可能會給部分中國推動的倡議,以及多邊外交計畫,提供新的機遇。北京因此也可能在與周邊、域內,甚至於域外的利益願景契合的國家互動時,做更多的共贏方案探索。
預言川普會「直接出賣烏克蘭」,無論俄烏或中東都可能會有較大變化
沿著孫太一對川普的觀察,川普曾發下豪語,要在上任後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他在勝選演講中,也表明致力於結束戰爭而非發動戰爭的目標。川普的勝出,對於俄烏戰爭與中東烽火,將有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態勢發展嗎?
在俄烏戰場上,孫太一直言「川普可能會直接把烏克蘭賣了!」因為在川普眼中,這不是美國的事情,就讓歐洲人自己去解決吧。如果烏克蘭方面不接受川普提出的停火方案,那麼美國完全可以停止援助。出於如此「威脅」,孫太一判斷,烏克蘭方面有可能被迫妥協。
在中東戰場上,孫太一則研判,川普可能會完全不顧及加薩的巴勒斯坦人的權利,從而讓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不計代價地盡快以武力結束戰爭。不過,孫太一認為,川普恐怕更在意的是象徵性地宣布結束戰爭,「他或許會允許納坦雅胡在宣布戰爭結束之後,再進行一些局部、小規模的軍事行動來收尾。」總的來看,孫太一說,「無論是俄烏還是中東,都可能會有較大的變化。」
視台灣為經濟安全的隱患,川普恐怕要求台灣轉移高端晶片產線到美國
進一步聚焦到台灣問題上,川普在競選期間,多次表達要台灣交「保護費」的想法,對於台積電等台灣集中發展的半導體產業,也不乏「惡言相向」。台灣社會目前呈現兩種極端的想法,一種認為川普未來會走向「棄台」,另一種則主張川普會與台灣更加緊密地對抗中國。
孫太一對此的看法是,川普每次接受媒體採訪,只要提到台灣,首先想到的都是台灣人搶走了美國人的晶片工作。如此講法,更加印證了川普只在意經濟安全,而幾乎不在意地緣政治安全的特點。「這意味著台灣在川普眼中,並不是什麼『盟友』,反而是經濟安全上的隱患。」孫太一認為,除了希望台灣交更多的「保護費」外,川普還會希望台灣盡可能地讓更多高端晶片生產線可以搬到美國。
至於川普曾以「筆尖」形容台灣,孫太一坦言,川普雖然自己認為台灣「可割可棄」,但其顧問團隊及華府菁英圈也會看到川普並不十分在意台灣的特點,進而可能繞開川普去推進一些威懾、遏制北京的涉台動作。「當然,相關動作並不一定有利於台灣。」對孫太一而言,美方藉台灣壓制中國大陸崛起的行為仍然會有,但不太會是源於川普本人。
美國民主缺乏「訊息來源多樣化」,自由派與保守派競爭或將愈演愈烈
話題回到本次美國大選,不少觀點認為,川普的勝選體現出來美國民主的危機,以及社會的嚴重分裂,自由派與保守派的鬥爭可能會愈演愈烈。針對如此問題,孫太一在美國有著最在地和直接的感受,「從很大程度上,這確實是美國民主在訊息時代遇到的重大危機。」
孫太一說明,出於訊息的網格化和真相的相對化與可塑性,美國的民主體系實際已經在局部缺乏了「訊息來源多樣化」這個民主體制的基本條件。「實際上,在某些群體當中,訊息已經被壟斷,甚至被虛假訊息和陰謀論壟斷。」
然而,辯證地看,因為美國並非完全沒有「訊息來源多樣化」,不同的較為封閉的訊息圈層,又自然而然推動了美國社會的分裂。孫太一語帶感嘆地總結,「未來美國自由派與保守派的鬥爭,可能不僅僅是理念和意識形態之爭,還有對訊息塑造權、解釋權、壟斷權的爭奪,而且會愈演愈烈。」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