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告別核電時代 關閉最後3座電廠

儘管面對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價格高漲和能源危機,德國政府仍依據之前規畫日程,在今天(15日)完全關閉國內僅剩的3座核電廠,告別核能發電。

德國政府依據規畫日程,15日關閉國內僅剩的3座核電廠,告別核能發電。圖為伊薩2號(Isar 2)核電廠。(路透社)
德國政府依據規畫日程,15日關閉國內僅剩的3座核電廠,告別核能發電。圖為伊薩2號(Isar 2)核電廠。(路透社)

法新社報導,西方國家正紛紛增加對核能投資以減少碳排放量,德國卻提早為核能發電劃下句點。

德國環境部長萊姆克(Steffi Lemke)表示:「核電的風險最終無法控制。」萊姆克本周在日本出席7大工業國集團(G7)會議之前,曾赴福島憑弔。

德國政府依據規畫日程,15日關閉國內僅剩的3座核電廠,告別核能發電。圖為內卡維斯特海姆(Neckarwestheim)核電廠。(路透社)
德國政府依據規畫日程,15日關閉國內僅剩的3座核電廠,告別核能發電。圖為內卡維斯特海姆(Neckarwestheim)核電廠。(路透社)

德國在1960至1970年代開始發展核能。1962~1989年期間德國陸續建造了32座核電廠,2004年核電供應全國三分之一的用電量,為歷史上最高峰;但大眾對冷戰衝突以及1986年蘇聯車諾比事故(Chernobyl)核災等事故揮之不去的憂心,讓人們開始對核能有了質疑,並助漲了反核的聲勢。當時執政的基民黨(CDU)及與其共組聯合政府的其他政黨仍持續支持核電廠的存在,使德國今日核能大概占全國發電量6%。

德國身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自2002年以來,一直努力逐步擺脫核能發電,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更是加速分階段廢除核電。

不過俄烏戰爭使廉價進口天然氣斷供所形成的挑戰,以及儘快減少碳排放的必要性,也影響德國延後停用核電的呼聲高漲。德國政府面對反對黨的質疑,以及兩極的民間聲浪,仍在15日完全關閉國內僅剩的伊薩2號(Isar 2)和內卡維斯特海姆(Neckarwestheim)2座南部核電廠,實際對經濟發展的衝擊,仍有待後續觀察。

(責任主編:莊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