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大守護生命 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獲國家新創獎

團隊成員前往領取第20屆國家新創獎的「學研新創獎」。(圖:慈科大提供)
團隊成員前往領取第20屆國家新創獎的「學研新創獎」。(圖:慈科大提供)

慈濟科技大學以「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榮獲第20屆國家新創獎的「學研新創獎」,團隊成員包括研發長林祝君,以及花蓮慈濟醫院、門諾醫院臨床第一線護理人員的護理系碩士班學生謝怡琳、劉君薇和陳筱君。

慈科大說,為了搶救生命,加護病房裡超過九成是插管的重症病人,必須使用呼吸器來輔助,相當於病患口腔裡得插上氣管內管(人工氣道)、口咬器(維持口部張開),以及方便餵食的鼻胃管,更免不了臉上黏滿固定用的彈性膠帶和棉線。然而,當病人移動時容易拉扯或自行扯下,一旦管路不慎滑脫,最嚴重可能導致缺氧、呼吸道損傷,甚至死亡。

精密設計,可滿足不同型態患者所需。(圖:慈科大提供)
精密設計,可滿足不同型態患者所需。(圖:慈科大提供)

因此要提供不同年齡、體型患者器材,是醫護人員所期待。為此,慈科大針對重症病人設的「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的主要結構包括本體、開放部、副體、固定部、旋鈕座、固定槽、環扣鍵、扣槽等,可達到免用膠布、預防壓傷、三管共用、規格共容、拆卸換位、年齡普及及全面照護功能。

研發長林祝君表示,「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曾獲得2022年花蓮縣HSH創新競賽金獎、慈悲科技第二名及企業特別獎、2023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牌,也獲國科會及CK SPARK計劃經費補助,此次再獲第20屆國家新創獎的學研新創獎,對產品商轉具有加分的效果,因為國家新創獎的審查委員來自產官學界,除了實務應用外,更重視專利智財、市場調研及法規驗證等的完整度。

此項發明,讓慈科大的研發團隊屢獲佳績。(圖:慈科大提供)
此項發明,讓慈科大的研發團隊屢獲佳績。(圖:慈科大提供)

參與研發的學生謝怡琳表示,經歷了競賽、研討會、展覽等,累積了不少經驗和底氣;劉君薇同學說,參與國家新創獎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得知獲獎訊息時,團隊正參與德國紐倫堡發明展,對團隊是注入一劑創新動能的強心針;陳筱君則說,創新不只是激發無限可能的創意思考,還得以業界觀點評估商品的優缺點,並進行競品分析,進而促使產業發展。參與研發及競賽過程,除了產品設計,競賽展說,並須學習計算產業製造端與銷售端的成本和利潤,印證產業為何要買這項產品的原因。(梁國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