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照護延伸至家庭 國健署補助7醫院試辦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抗癌之路,家庭與社會支持是關鍵。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年補助7家醫院註發展「以癌友家庭為中心之照護模式」,以醫療機構為中心,連結社區資源評估及輔導模式,發揮關懷的量能,積極協助癌友回歸社區,目前先以罹癌1年內的個案家庭為收案目標,由心理師、社工、相關醫療人員及個案管理師等組成醫療團隊,發展為以病人家庭為中心的支持模式。

國健署表示,今年補助7家試辦醫院,各自依照醫院特性發展不同的照護模式,有的醫院開設癌友家人的支持性團體,於團體互動中,若心理師評估家人有個別需要,再提供個別化諮商或相關照護;另針對初次罹癌及正在接受化療階段常見的問題、壓力及情緒反應為主軸,設計相關團體主題以進行討論,於團體中提供情緒支持與壓力紓解,由專業人員或家屬間彼此分享正確或相關照護經驗,增進癌友或家人對疾病及照護的認知,降低焦慮感受。

國健署表示,有些醫院則由評估家庭功能做起,再針對不同功能類型的家庭,結合與醫院合作的民間團體,給予協助或資源連結,以協助癌友透過社區資源整合,在進行治療中穩定家庭狀況,使癌症家庭健康識能增進、促進全家共同抗癌的能力。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罹患癌症不是只有個人的問題,家人也會受到影響,期望透過試辦以癌友家庭為中心的照護模式,於治療癌症的同時,並接受醫療團隊提供癌友的心理需求及強化家庭的支持,讓癌友無後顧之憂的安心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身心,重回職場與社會重新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