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毛孩肥胖從改變膳食開始
作者:陳蓁(NCPHD社團法人中華寵愛健康發展促進會創辦人暨理事長)
許多寵物食品以符合美國AAFCO營養標準或歐洲FEDIAF標準為標竿,並號稱是「最能符合犬貓營養需求」的食物,可以照顧寵物健康、預防疾病,但為什麼近十年來犬貓的疾病致癌率不減反升,肥胖也成為多數寵物的共通性問題?
2019年,極具聲望的醫學期刊《The Lancet》發表研究指出:全球有1/5的死亡來自不健康的飲食。吃太多糖、精製食品、加工肉品,都是現代文明病的肇因,且不只是原料還跟份量有關。令人難過的是這種情況,長期存在於我們摯愛的家人:寵物食品中。
國際食品資訊理事會(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NOVE)依食品加工程度分為微加工、加工、超加工三種。一般寵物乾糧的原料則平均經過四次的分餾或離析、精煉和加熱,使之變成「超超加工食品」。
乾糧的製作過程:是將動物屍體碾碎、滾煮到讓動物脂肪與骨頭和組織分離,這個過程名為「熬油」(rendering),此為第一次熱摻雜。骨頭和組織會加壓來去除水分、熱烘乾(第二次加熱)、磨成肉粉。豌豆、玉米和其他你看到列在標籤上的蔬菜,很可能在抵達寵物食品廠時已經是乾燥(經由熱)或粉末(例如豌豆分離蛋白或玉米筋粉)狀態了。接下來,這些經過加熱工序的乾原料會和其他(事先已煮過、乾燥的)原料混在一起,製成像麵糰一樣的東西,放進擠壓機裡高壓烹煮、烘烤或在高溫下「氣乾」。擠壓成型的乾糧會在擠壓機時加熱第四次來排出水分,此為最後工序的一個步驟(也是至少第四次熱摻雜)。普通袋裝乾糧的原料至少經過四次高溫加工。
美國寵物食品協會2019年底曾針對全台灣近1,250位飼主進行調查,發現有六成犬貓的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而寵物過胖可能造成身體負擔,並引起多種疾病。
狗狗可以透過「糖質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從蛋白質製造葡萄糖,因此不需要在飲食中補充糖分。犬貓需要纖維和植化素來達成最長的壽命與健康時光,牠們不需要大量糖類或澱粉。而以穀類為主的乾糧(精緻的超超加工食品),常有超過50%的碳水化合物,無穀類的寵物食品則約有40%,因此1公克的乾糧熱量有4大卡,高出鮮食、生食等整整4倍;而乾糧含水量低於10%,遠不如鮮食、生食等含有70%以上,相差7倍,這也導致現代犬貓多有肥胖(二○○七年至今已增長二○%)、炎症腫瘤及現代文明病如糖尿病、腎臟病、庫欣氏症、認知障礙症候群等各種問題。
長期餵食過多的精緻高澱粉類食物引起的寵物肥胖,除了與20種以上的併發症有關外,更有82%以上的關節炎及83%以上的氣管塌陷相關。
以狗狗來說,肥胖會對關節、椎間盤造成過大負擔,並影響生活品質如睡眠、活動力等情況。根據研究,肥胖使動物體內有較多發炎因子、血液中有更高濃度的三酸甘油酯、膽固醇和胰島素等。對貓咪來說,肥胖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降低,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過重的貓狗罹患關節炎,獸醫師都會建議要減重來減輕關節負擔。
※資料來源:
《全球寵物食品市場2023-2030》、《The Forever Dog》、《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台灣經濟研究所
更多文章請看中華寵愛健康發展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