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婆羅洲象 大馬與印尼要建生態走廊

東南亞的婆羅洲島上,棲息著當地特有的婆羅洲象,卻因為伐木 農業 採礦等人類活動,棲息地不斷縮減,甚至因為誤闖農地覓食,引來殺身之禍。目前在野外的族群,已經縮小到1,000頭左右,更因此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的「紅色名錄」。

個頭比其它亞洲象還要小一倍,婆羅洲象這星期剛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的「紅色名錄」,因為目前在野外的族群,已經縮小到大約 1,000 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負責人泰勒:「1000頭當中 成象只有400頭,只有這些能夠繁殖,這個族群很小 很容易消失,如果放任開發 不採取任何保育行動。」

全世界只在婆羅洲島能見到牠們的蹤跡,過去75年來,棲息地卻不斷縮小,除了大規模伐木,農業、採礦等人類活動,都是棲地消失的原因,大象只好進入村落覓食,卻因為破壞農作物而面臨報復性殺戮。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負責人 泰勒:「試圖用圍欄圍住保護區的成本太高昂,也不利於物種保育,牠們必須在不同區域間移動,才能混合配種 活化基因庫,如果將牠們限制在小範圍內,會出現遺傳性疾病 因此必須讓牠們自由遷徙。」

為了讓大象和人類和平共處,當局正在研究如何建立走廊,方便大象在破碎的棲息地之間安全遷徙,同時透過教育,讓農民了解牠們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無痕城市|減碳建築 我的家讓風輕撫
慈濟在能登 第三梯次見舞金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