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嫩妻條款」 考試院竟降低領取「遺屬年金」規定


撰文=孫偉倫(攝影=蕭芃凱)

五年一次的香港特首改選結果揭曉,毫無懸念的,北京屬意的林鄭月娥不但過半闖過第一輪投票,不用進入二次投票,更拿到比梁振英在2012年689票還高的得票數,以777票當選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又稱「特首」),創下歷任特首當選人最高票的紀錄,同時也是香港第一位女性特首。反觀,一直獲得高度民調支持的曾俊華,也不令人意外的飲恨敗北,不過,仍然可以「雖敗猶榮」來形容這次的得票數,他獲得365張選委票,也是歷屆「敗選候選人」當中最高得票的紀錄。

如果,沒有任何意外的話,林鄭月娥將於7月1日正式上任,順利的話,至少未來5-10年將是由她來主政香港的政務發展,在分析這場香港特首改選的意涵之前,必須先認識一下香港特首的「特殊」選制。

首位也得票最高的女特首

香港特選是間接選舉的方式產生,具有間接投票權的權力是由選舉委員會掌握,選舉委員會共有1200人來組成,除了香港立法會議員和全國人大香港代表是必然成員之外,其他由工商專業團體推派擔任。選舉委員會不但掌握圈選特首的權力,更具有誰能成為候選人的資格,依照規定一人一票,有意參選特首的人必須獲得至少150名選舉委員的推薦,方能被提名成為候選人;在成為候選人之後,也是由同一批的選委決定誰可當選,同時必須獲得過半支持才算通過。

以今年香港特首選委會的組成來看,扣除重複身分及兩名被取消議員資格的部分,這一次香港特首選舉委員會共有1194個投票人,投票率為99.3%,比上次增加4.4%,而這次獲得提名的三位候選人分別是林鄭月娥、曾俊華和胡國興,得票率依序為66.8%、31.4%和1.8%,林鄭在第一輪便獲得過半的支持(按規定必須獲得601票)。

表面上三位候選人都是無黨籍身分,但林鄭月娥和曾俊華都算是立場親中的建制派,與泛民主派的立場相左。另外,林鄭與曾都有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經驗,前者曾是政務司長,後者也曾擔任過財政司長,唯胡國興是司法界出身。雖然林鄭和曾都是建制派出身,且又有行政經歷,但北京對林鄭的支持早已不是秘密,也因此,投票的結果一直被外界稱之為「中央內定人選」,許多媒體也在選前預測只要北京欽點的人選必定高票當選,事實也是如此。

北京對香港仍不放心

在特首投票的前一日,也就是3月25日,由泛民主派主導的遊行活動在香港街頭展開,上千名香港市民上街抗議,訴求的主軸是圍繞著「北京不要欽點小圈子選舉」;其實,早在2014年8月因為北京推出「831方案」時,就激起香港民眾的反彈,發起長達七十多天的「雨傘革命」抗爭運動,當時許多香港民眾傳達出對特首直選的渴望與期待,同時也對北京把持特首人選的不滿。當然,對北京而言,不樂見民主化的一國兩制,更遑論特首直選的選項,中港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逐漸檯面化,本土派、港獨的聲浪也在此時抬頭,挑起北京當局的敏感神經,從今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批評「港獨」的字眼便可得知。

早在今年一月林鄭宣布參選時,對外宣稱將延許梁振英的施政理念,以防止出現體制危機,當時就有出現她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唯一支持」的人選,也是梁振英掛保證的接班人,從她在提名階段時就獲得580位的選委支持,便可知道北京對她的厚望之高。無獨有偶,媒體在二月時傳出中國人大常務委員長、同時也是中共分管香港事務最高領導的張德江,在深圳會見多位選舉委員會成員,傳達北京高層對林鄭月娥的力挺態度,甚至有媒體指出他曾在今年兩會期間談及香港特首人選時,提到北京有權「過問」香港特首選舉,許多消息也指出,北京中央屢屢對選委要求支持林鄭的決定不可鬆動。

北京最不想面對的事實,也就是誰具有民望。香港大學針對三位候選人進行了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曾俊華的民望最高,支持度與民眾評分都遙遙領先林鄭月娥,獲得56%的民眾支持;諷刺的是,北京尬意的林鄭月娥僅有29%的支持率。只是不具民望的林鄭卻是呼聲最高,果不其然,選委的投票結果與民意背道而馳,可以說,只要北京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政治忠誠仍然置於得人心之上!儘管北京試圖淡化有操作香港特首選舉的意圖,但事實證明縱然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泛民主派及本土自決派的席次有增加,但即便泛民主派擁有的325張選委票全部投給曾俊華,仍難與有北京授意支持的多數選委比拚,就算跑票中央仍握有最後任命的權力。

香港特首直選之日無期

在可想像的未來,香港民眾追求特首直選的願望恐難實現,香港社會也將瀰漫著對一國兩制的信任危機,從2015年銅鑼灣書局股東與員工無預警失蹤事件,到2016年10月因為兩位青年議員當選人梁頌恆及游蕙禎因上任誓詞涉及敏感議題而被裁定議員資格取消,這都讓香港民眾對北京和北京屬意人選(包括現任特首梁振英和甫當選的林鄭月娥)的不滿。沒有民意基礎如何領導730萬人口的自治城市?未來五年,許多觀察家認為林鄭月娥將必須處理社會矛盾的問題,她的考驗也正開始,尤以聲望低迷的她在擔任香港政務司長時屢屢不尊重立法會的爭議表現,將會加劇親中的建制派與泛民主派之間的對立。

對中國而言,打造維穩的香港情勢,比所謂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來得重要,當全國政協「高票」通過梁振英擔任副主席,一方面有意營造出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是要表達政治忠誠的要求,而且不得挑戰中共威權地位的基本原則,這才是一國兩制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的關鍵。其實,香港特首的改選制度本來就不具備民主意義,由1200人並不等於香港高度自治,這樣選出來的特首表面上是港人治港,但對於推進民主根本是緣木求魚。

林鄭月娥在選前曾說過主流意見若不支持她將會辭職,其背後意涵,對照北京強化對香港的控制,攸關著她對「主流」的定義是什麼?北京的支持才是她的主流意見。試著回想,梁振英的民眾滿意度一直低迷,照樣高升成為國家領導階層,林鄭算是梁的接班人難道會不同?還是有樣學樣?答案自然明白。只是,這些對香港民眾而言,是一種「公民抗命、無畏無懼、要真普選」的無奈,心中豈只是想哭難受而已!

延伸閱讀

■  獨派在汪笨湖追思會 要推動獨立公投與扁案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