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用藥缺貨 醫嗆官員兩面手法掩真相

夏季通常被視為新冠病毒的“淡季”,但今年的情況卻截然不同。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發文警告,新冠肺炎的病例在這個季節意外地激增,導致醫院住院病房壓力倍增。更令人擔憂的是,關鍵的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出現了缺貨情況,醫師想開開不出來,但疾管署對外卻否認,私下則發文,要醫療院所別開這種藥,兩面手法掩蓋缺藥真相,難怪蘇一峰直嗆,官員不要離第一線那麼遠!

往年呼吸道病毒高峰期通常是在冬季,想不到今年卻異常,讓各地診所擠滿病患,甚至有一半的病患,都是新冠病毒患者。這可讓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緊張的在臉書貼文,「新冠燒起來了」,指稱新冠肺炎再度流行,住院病房裡新冠患者激增。

蘇一峰指出,不少染新冠的年長者住院,或在門診治療,增加院內感染風險,以致原本因中風而住院的病人也感染新冠,一旁照護的家屬也難以倖免。不過,面對這波新冠疫情,最叫人擔心的不是病況,而是「抗病毒藥可能缺貨」,不只他在擔心,許多門診醫師也很苦惱,沒有藥病患怎麼辦?

蘇一峰甚至秀出電腦畫面,想開立專治新冠用藥「莫納皮拉韋」卻遭系統攔阻,出現「目前缺料中,不可開立」。不過,疾管署公布藥物存量日,認為庫存充足,這個系統的缺料回應,明顯與疾管署所公有的大不同。

蘇一峰還怒批,政府一方面告訴新聞媒體一切都在掌握中,但結果是醫師無法開藥,原來疾管署已偷偷地發出公文,希望醫師不要開這個藥。

對此,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依相關藥物療效研究顯示,「莫納皮拉韋」效果較為侷限,世界衛生組織定為限制性使用,希望優先使用「瑞德西韋」或「倍拉維」。目前國內仍有一萬人份「莫納皮拉韋」,「倍拉維」廿萬人份、「瑞德西韋」十萬劑。

對於疾管署的回應,蘇一峰再批,「倍拉維」藥物交互作用清單很多,不宜讓合併慢性病的長者服用,「拜託決策官員不要離第一線那麼遠好嗎?」他批評政府和決策官員與一線醫療實際情況的脫節,認為這不僅影響了病患的治療,也增加了醫療工作者的壓力。政府官員應該走進實際的醫療一線,親自了解並解決問題,而不是在辦公室裡做出與現實脫節的決策。

對於臨床醫師無藥可開,曾淑慧表示,已與衛生局合作,採取跨縣市、跨區域調度,希望提高「莫納皮拉韋」的可近性提高。若醫師需要開立此藥,可跟衛生局聯繫,目前運作還算順利。不過,近日疫情加劇,疾管署日前再採購兩萬人份,預計七月四日抵台,七月五日起分送至各醫療院所。

對此民眾反應激烈,許多人對夏季疫情的爆發感到驚訝,並對藥物缺貨表示擔憂。希望醫療體系的這一缺陷需要立即解決,以避免對病患造成更大的健康風險。同時,也有聲音呼籲政府應更貼近一線,聽取醫生和病患的聲音,隨時調整政策以應對迅速變化的疫情。

根據疾病管制署公布最新監測,上周一口氣增加817例新冠本土併發症個案,其中還包含2起年僅1歲的男童;進入這波流行以來,已經連續3周出現幼兒重症。疾管署分析,新冠將提早於7月達到高峰,也預期會維持1~2個月的高原期;另一方面,國內流感也是時隔7年再出現夏季流行、腸病毒也尚未脫離流行。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個案中又增加2起幼兒,疾管署表示,都是1歲左右的孩童,其中1人較為嚴重,發病5天再到急診就醫時,已經高燒40度、血壓偏低、胸部X光肺炎,因為呼吸窘迫插管住加護病房,入院後意識不佳,出現腦水腫,懷疑併發腦炎,住院已經將近1周,還在加護病房觀察治療中。

疾管署先前預估這波疫情將在8、9月到高峰,9月以後才會下降,但依照最新疫情趨勢分析,上周病例增加幅度稍微趨緩,高峰應該會提前在7月中旬發生,並且進入高原期,預期會維持一兩個月上下震盪,9月開學後則可能又有一波高峰。

更多品觀點報導
傳染力超強 新冠來襲鹽水漱口可沖表面細菌
新冠疫情再起 醫師揭藥物不足民眾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