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戰交鋒》是誰把亞洲變成火藥庫?美國「軍事優先」印太戰略錯了嗎?

近來東歐烏克蘭被俄羅斯大軍壓境,似乎(暫時)搶走了台灣「全世界最危險地方」的頭銜。但盱衡世局,在未來的一年(或者更長久),台灣乃至於南海、東海仍是全球火藥味最濃烈的地區。何以至此?要負最大責任的國家是美國還是中國(當然不是台灣)?對此,美國頂尖期刊《外交事務》有一番精彩的論戰。

論戰的導火線是加拿大亞太基金會(APF Canada)研究員傑克遜(Van Jackson)10月下旬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專文〈美國將亞洲變成火藥庫〉,批評近年美國政府面對中國(以及北韓)的崛起與威脅,一味採取「軍事優先」(military-first)、「過度軍事化」(overly militarized or overmilitarized)的策略,引發中國(以及北韓)投入軍備競賽,讓亞洲地區走上兵凶戰危的道路。

《外交事務》常會在高爭議性的文章發表一段時間之後,刊布另一方學者的反對意見,同時邀請原作者進行答辯。12月1日,這樣的論戰文來了:〈亞洲軍備競賽是誰的錯?〉,作者舒嘉特(Thomas Shugart)是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研究員。傑克遜與舒嘉特都曾任職美國軍方(空軍、海軍、五角大廈),這方面的資歷旗鼓相當。

南韓與駐韓美軍一同參加聯合軍演。(美聯社)
南韓與駐韓美軍一同參加聯合軍演。(美聯社)

南韓與駐韓美軍一同參加聯合軍演。(美聯社)

美國?中國?是誰讓亞洲變成火藥庫?

傑克遜認為近幾任美國總統放手讓五角大廈主導亞太與印太政策,輕忽外交與經濟層面,無視於攸關亞洲安全的深層議題,只知以大幅擴張軍力(部隊與軍事硬體)來應對中國的經濟、政治與軍事崛起。從歐巴馬的「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到川普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出發點都是企圖維持美國的區域霸權。拜登上任之後對川普施政多所興革,然而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優先」一仍舊貫。

從日本、菲律賓、南韓與澳洲到大洋洲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帛琉,從高超音速武器、巡弋飛彈、核動力潛艦到軍事基地建設,美國大力協助盟國與友邦整軍經武,迫使中國也加緊建軍腳步,全力投入軍備競賽。美國(及其盟邦)與中國兩軍的空間距離日益貼近,緩衝與轉寰空間日益緊縮,武器裝備更上層樓,自然大幅升高擦槍走火、意外事件引爆全面衝突的風險。

2019年10月1日,中國以大閱兵慶祝建國70周年,這是東風-17(DF-17)近程彈道飛彈。(美聯社)
2019年10月1日,中國以大閱兵慶祝建國70周年,這是東風-17(DF-17)近程彈道飛彈。(美聯社)

2019年10月1日,中國以大閱兵慶祝建國70周年,這是東風-17(DF-17)近程彈道飛彈。(美聯社)

傑克遜:美軍推動核武現代化,中國加碼跟進

更危險的核武軍備也是如此。川普啟動美軍核武現代化計畫之前,美軍核彈彈頭的數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10倍有餘,中國的核武戰略是維持一定的嚇阻力量,而非超越美國或者發動奇襲。但美國仍然堅持推動這項耗資1兆2000億至1兆7000億美元的核武軍備之前,迫使中國也必須加碼跟進。相較於美國的盲目擴張,中國反而顯得理性、可預測。

傑克遜認為,美中軍事抗衡固然勢不可免,但拜登政府與其發動不知伊於胡底的軍備競賽,不如更明智地規劃軍事投資,以遏制中國(以及北韓)向外投射軍力的能力為目標,但是不宜威脅到對方的領土(傑克遜未提及台灣問題)與核武軍備,藉此營造出較有利的地緣政治環境,進而以非軍事手段促進印太區域安全。

舒嘉特:中國也是印太軍備競賽的始作俑者

不難想見,傑克遜的論調會讓華府鷹派大感不滿。當過美軍核動力攻擊潛艦「奧林匹亞號」(USS Olympia)艦長的舒嘉特就全力為拜登的印太政策辯護。他指出,與10年前相比,美國在印太的駐軍只增加約5000人,何來「大幅擴張」(surge)?美軍近來許多部署都是拉大戰略縱深,並不是對中國侵門踏戶。美軍核武計畫關鍵詞是「現代化」而非「擴張」。中國近年的大規模建軍絕非被動因應「美國挑起的軍備競賽」,而是其追求「東升西降」的既定國策。崛起中的中國變得更為好戰、欺壓鄰國、威脅台灣。此外,中國絕對也是印太地區軍備競賽的始作俑者(之一)。

傑克遜在答辯時則反譏舒嘉特「見樹不見林」,拿枝微末節、時序問題作文章,一心要為拜登政府開脫,但卻無力反駁「美國的軍事優先策略是嚴重錯誤、後果堪虞」此一核心論點。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和群眾遊行,習近平校閱部隊(AP)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和群眾遊行,習近平校閱部隊(AP)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和群眾遊行,習近平校閱部隊(AP)

平心而論,傑克遜原文標題直指「美國如何如何」的確容易將論戰引入「枝微末節」的歧途,彷彿小朋友打架被制止時互指「是他先動手的!」時至今日,爭論誰才是「亞洲火藥庫」的始作俑者恐怕意義不大,美中新冷戰態勢已成形,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率先偃旗息鼓。

因此對華府而言,今日有兩大要務:一是如何確保美中兩國有適當的溝通與緩衝機制,避免冷戰升溫為除了兩國狂熱鷹派之外無人樂見的「熱戰」;二是如何呼群保義,更有效地說服與結合盟邦與夥伴國家抗衡中國,延續並鞏固二戰之後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政治與經濟體系。

傑克遜:美中印太爭霸決勝關鍵在於區域發展、貿易與投資

傑克遜論點的真正的價值也在於後者。他指出,美中印太爭霸的決勝關鍵不在軍事擴張,而在於區域發展、貿易與投資。中國已經成為這個地區的經濟霸權,雙邊經貿往來讓美國相形見絀,但華府卻對亞洲國家的經濟需求視而不見,將這方面的優勢拱手讓予北京,也難怪許多亞洲政治菁英會認同北京「東升西降」的論調。

傑克遜強調,亞洲地區有許多因素會導致動蕩不安,包括極度貧富不均、生存環境惡化、竊盜統治(kleptocracy)……這些都是美國印太外交政策可以著力之處:協助各國縮小貧富差距、因應氣候危機、遏制統治階層貪腐與獨裁。眼前的亞洲局勢,從緬甸的軍人政變與內亂、印度的民主劣化,到菲律賓的人權危機,都是美國原本可以協助避免的悲劇。拜登政府捨此不由,不願為亞洲國家的未來做長遠考量,面對「安全議題」只想到飛彈與潛艦,當亞洲再一次爆發悲劇,美國將難辭其咎,中國將漁翁得利!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那美好與不美好的仗,他都已經打過——令人遺憾的「軍人政治家」鮑爾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台灣之外,什麼樣的國家可以參加美國總統親自主持的「民主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