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搶拍台IP番外篇】許願App成科技版阿拉丁神燈 吳慷仁《CODE浮士德遊戲》從串流走進電視

吳慷仁主演台劇《CODE浮士德遊戲》獲日韓青睞搶下翻拍權,當年在串流上架後也以電視電影形式在電視台播出。(集合電影提供)
吳慷仁主演台劇《CODE浮士德遊戲》獲日韓青睞搶下翻拍權,當年在串流上架後也以電視電影形式在電視台播出。(集合電影提供)

坂口健太郎主演日劇《CODE—願望的代價》翻拍自台劇《CODE浮士德遊戲》,原版《CODE》是導演詹大為在10多年所構想的故事概念,2016年拍攝第1季,由吳慷仁主演,製作當時團隊就希望作品能在不同平台上播出,10集採短劇形式製播,也可結合全集數以電視電影的形式播出,為《CODE浮士德遊戲》創造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畢業於舊金山藝術大學電影電視研究所的詹大為,設立集合電影公司後,看到4G、5G高速網路逐漸普及,大眾也開始討論AI智慧,決定把構思10多年的《CODE》拍成劇集。監製郭文雯說:「我聽大為分享概念,發現『許願』『還原』『手機App』『AI人工智慧』這些概念結合起來就是科技版的阿拉丁神燈,概念夠通俗,我看見了商機,也看到IP的延展性,就想說可以試試。」

集合電影草創期資源不多,團隊爭取到文化部製作行動寬頻影音節目補助開始籌備《CODE浮士德遊戲》,並由製片徐瑋芬籌資,將整部戲的預算控制在新台幣1,000萬元內。值得一提的是,第1季的製播和現在常見的單集40至50分鐘不同,《CODE浮士德遊戲》每集長度約為10至15分鐘,除了要符合當時行動影音的潮流趨勢外,背後也隱藏了集合電影的野心。

《CODE浮士德遊戲》第1季中有許多App的使用畫面,靠後製特效完成。(集合電影提供)
《CODE浮士德遊戲》第1季中有許多App的使用畫面,靠後製特效完成。(集合電影提供)

監製郭文雯解釋:「10至15分鐘的戲劇產品要進到電視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有在思考如何製作,才能滿足行動影音平台及電視的播出需求。以日本的《世界奇妙物語》《毛骨悚然的撞鬼經驗》來說,裡面的故事都是短片形式,但合起來就變長篇作品,可以在電視上播出,也兼顧了不錯的品質,甚至成為長年播出的IP,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案例,所以當初在製作《CODE》時便希望能嘗試這個路線。」

台版《CODE浮士德遊戲》導演詹大為(左)與監製郭文雯接受本刊專訪,透露製播時就希望能讓作品透過更多平台被看見。
台版《CODE浮士德遊戲》導演詹大為(左)與監製郭文雯接受本刊專訪,透露製播時就希望能讓作品透過更多平台被看見。

由於公司才剛創立,團隊難預估串流平台的播映版權費用和其可能性,製片徐瑋芬解釋:「在沒有參考依據的狀況下,我們在設計整個專案時就想說要讓《CODE》可長可短,就是希望日後在銷售時能有多一個被看見的機會。」

集合電影這樣的遠見的確幫助《CODE》被更多人看見,當時2016年10月在串流平台上雖是以10集短劇的方式上架,但後來他們向福斯傳媒毛遂自薦成功,以電視電影的規格在福斯旗下的衛視電影台播出,播出後因獲得不錯的反響,也促成第2季集合電影與福斯集團合作。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日韓搶拍台IP番外篇】升級500顆特效打造《CODE》世界 導演堅持4K畫質認了「非常痛苦」
【日韓搶拍台IP番外篇】《CODE》主角只能是坂口健太郎 劇組為他3個月效率完工
【日韓搶拍台IP番外篇】串流平台興起日劇放寬社群限制 他曝工作量增加另聘「這個角色」助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