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BMI正常為什麼會得糖尿病?小腹婆、小腹翁小心糖尿病找上你

研究發現,BMI正常但體脂率高的人和BMI過重、但體脂率低的人相比,更容易罹患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圖片來源/ Towfiqu barbhuiya@Unsplash)

游能俊原本有個大肚腩,看診時藏在桌子下,但臉上雙下巴就藏不住了。當他減下24公斤後,幾乎換掉衣櫥裡所有的衣服,現在穿的衣服合身、時髦,許久不見的病人幾乎都快認不出他來。

當然他也會適時展現健身的成果。他接受採訪或在自己臉書常分享運動照,胸肌、腹肌,以及手臂上的二頭肌線條明顯可見。「最近幾個大老也受我影響開始運動,」游能俊說。

醫生被認為是人類生理學的專家,他們有知識,也懂得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但一項研究卻發現,男醫師有44%過重、6%肥胖,加總起來一半的男醫師過重和肥胖。

「指責一路從完成學士、醫學院、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的醫師們缺乏意志力,實在太可笑了,」《肥胖大解密》作者傑森・方(Jason Fung)斷言,我們傳統對肥胖的理解是有缺陷的。

我們活在活動量偏低、充斥加工食品的現代社會

肥胖這個世紀大疫,並非沒有紀律,或缺乏意志力可以解釋,背後的原因更隱密,卻也更宏大。

杜克大學演化人類學副教授暨杜克全球健康研究所研究副教授龐策(Herman Pontzer)為解開新陳代謝機制之謎,深入非洲,露宿於飢餓的獅群旁,差點成為獅子的早餐,也和當地狩獵採集部落打交道,收集科學數據;又前往喬治亞的小山村,挖掘人類化石,分析飲食演變。

超過20年的研究後發現,非洲坦尚尼亞的哈札族(Hadza),為了狩獵採集,一天走上5小時的路,他們一天的活動量比典型的西方人一星期還多,但他們一天的熱量消耗卻和歐美久坐辦公室的白領上班族相去無幾。

他以為他算錯了,後來發現,身體似乎會自己做主,將每日熱量消耗維持在某個狹窄的範圍,他將這種新陳代謝觀點稱為「受限的每日能量消耗」。

因為大腦底部的下視丘操縱著飢餓感和新陳代謝率,使每天燃燒的熱量配合吃進去的食物做動態的反應,就像一家經營體質良好的公司,從成本到營收之間,會保持預算平衡。

也就是說,從舊石器時代到已開發國家的都市人,每日熱量的消耗可能都沒有改變。但我們卻活在活動量偏低、生活中充斥誘人加工食品的現代社會中,是大環境催人胖。在過去40年,肥胖大爆發、糖尿病罹病人數急速上升,都反應了人類新陳代謝管理系統的崩潰。

BMI未超標也要注意腹部肥胖

只是,糖尿病背後的主要原因不只是肥胖,不如說,是腹部肥胖(abdominal obesity)。

「為什麼是我? 我那麼瘦,」道奇(Richard Doughty)一次例行的健康檢查中被告知罹患第2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高達9%,正常是6.5%以下。他59歲,身型瘦長,66.7公斤、不抽菸、不過量飲酒,沒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經常跑步和打板球,而且他不愛吃甜食。

醫師告訴他,未來10年,他可能會依賴胰島素,糖尿病也可能影響他的視力、心臟、和足部健康,而且早逝的機率增加了38%。

他找到紐卡斯爾大學醫學和新陳代謝教授泰勒(Roy Taylor),泰勒接受《衛報》採訪時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脂肪閾值(fat threshold),「這是非常個人的,和一般知道的肥胖或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與否無關,一個人會得糖尿病就只是對你自己的身體而言你太重了,超過了脂肪閾值,變得不健康而已。」

傳統上,BMI(身體質量指數)是將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單位公尺),是測量體重是否健康的工具,但近來許多科學家使用「過肥(Overfat)」,來描述身體某些部位的脂肪堆積,而不是用BMI。

因為體內的脂肪比體重或BMI,更能顯示胰島素阻抗或糖尿病的線索,也就是說,某些BMI「瘦」卻體脂肪多的人,依舊有著代謝異常的現象,是未被發現的糖尿病族群。

正常的BMI 並不一定是健康的體組成

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公開版(BMJ Open )》的研究發現,BMI正常但體脂率高的人和BMI過重、但體脂率低的人相比,更容易罹患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團隊針對沒有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受試者,測量體脂率,並以男性體脂率25%、女性35% 為標準,結果發現已有13.5%BMI 正常但體脂率超標的人罹患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若以傳統的BMI過重測量,僅能找出10.5%。

「高體脂肥胖和血糖異常有關,」佛羅里達大學衛生服務研究、管理與政策部主席梅濃斯(Arch G. Mainous III) 向《今日醫藥新聞(Medical News Today )》解釋,她進一步解釋,一般的情況下,BMI正常被視為是健康的,但「正常的BMI 並不一定是健康的體組成。」

體脂率不只能預測糖尿病,更是糖尿病的結果。

游能俊團隊發表在《國際環境與公共衛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期刊, 以生物電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 BIA)測量診所18歲以上共2404 病人,結果發現,超過七成的病人是高體脂肥胖(71.5%),而有近兩成病人是肌少型肥胖(18.7%)。而且隨年齡增長惡化。

被忽視的神祕螺旋,愈來愈清晰,螺旋席捲下,高體脂肥胖和肌少降落成為糖尿病。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提供)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提供)

內容來源:《醣胖:最被忽略的老化風險,新生活型態養出活力慢老,減脂、增肌、平小腹、控血糖》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IG名人媽咪張宇:「和孩子一起探索城市最有趣。」
來去高雄看演唱會! 達人帶你熱血追星
邏輯是理性思考的準繩 東海馮耀明帶你認識「分析哲學」

更多健康相關新聞
30年健檢大數據曝 國人體重、血糖飆升
肥胖、血糖高 記憶力真的比較差 做1件事可逆轉
台灣人洗腎禍首變「甜蜜陷阱」!新洗腎患者一半得怪它
吃飽躺沙發小心「4大富貴病」上身 營養師教吃40高纖蔬果自救
她頭痛多年竟是「1致命病」!醫曝:感覺脖子僵硬、畏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