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出訪展現俄羅斯沒被孤立 越南靠「竹子外交」平衡與美中關係

2023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烏克蘭戰爭中所犯罪行而發布通緝令,使他能出訪的國家大減,不過19、20日到訪的北韓和越南都非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其中越南在1年接待美國、中國、俄羅斯3國領袖到訪,分析認為,越南以此展現自身在複雜地緣政治版圖中的有力地位。

這是普京(Vladimir Putin)2017年到越南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後,時隔7年首度訪問越南。他和越南國家主席蘇林(Tô Lâm)20日下午會面時表明,「與越南強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我們的優先要務之一」,並讚揚越南「對烏克蘭危機採取平衡立場」及不干涉政策。

《日經亞洲》20日提到,越南的立場是遵從俄羅斯,不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為稱為「戰爭」,且越南自身防衛需求相當依賴俄羅斯武器。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史托瑞(Ian Storey)認為,越南接待普京到訪的主要議題,是討論如何向俄羅斯軍購,又規避金融制裁。

不過俄羅斯外交政策分析師米克維奇(Nikola Mikovic)認為,由於烏俄戰爭,普京訪問越南並非要提供任何主要武器。「普京不像是因軍事動機而出訪,反而是因經濟合作」,他向《日經亞洲》表示,「而且,過去逾2年間,俄羅斯外交政策導向從東方轉至所有非西方的行為者」。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東南亞高級研究員科蘭茲克(Josh Kurlantzick)則稱,越南在俄羅斯、烏克蘭之間感到「左右為難」,因其與這2國的關係可追溯至蘇聯時期。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黃蘭英(Lan Anh Hoang)說,蘇聯時期的越南移民與留學生強化越南和俄羅斯的關係。

<cite>2024年6月20日,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接見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AP)</cite>
2024年6月20日,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接見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AP)

展現「竹子外交」的成功

黃蘭英指出,越南最大民營集團Vingroup創辦人范日旺(Phạm Nhật Vượng)、越南首家民營航空「越捷」(Vietjet)創辦人阮氏芳草(Nguyễn Thị Phương Thảo)都曾留學俄羅斯,且在1990年代俄羅斯經濟改革期間,透過與俄羅斯做生意而致富。

《金融時報》20日表示,越南在冷戰結束後,決定與所有國家往來,推行獨立外交政策,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Nguyễn Phú Trọng)稱為「竹子外交」(bamboo diplomacy),因竹子根部穩固、樹幹結實,但分枝又可彎曲,即強調越南對國家利益不屈服,在國際關係上仍保有彈性。

2023年9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訪問越南,雙邊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而越南和中國關係也是此等級。《金融時報》稱,蘋果(Apple)等美國企業近年尋求供應鏈多元化,越南成為受青睞的地點,而越南2023年的外國直接投資達366億美元。

不過在和美國提升關係的同時,越南仍維持與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關係。2023年1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越南,這是隔了6年後,習近平首次對越南進行國是訪問。澳洲智庫「洛伊研究院」(Lowy Institute)研究員帕頓(Susannah Patton)直言,越南對中國的關係在「反抗與遵從」間取得平衡。

「越南因全方位的外交政策立場而獲益」,帕頓告訴《金融時報》,這也讓越南和許多夥伴國家關係密切,且藉由與美國、俄羅斯的關係來平衡和中國的關係。《日經亞洲》提到,越南和中國在南海有主權爭議,且若越南和美國走太近,就會遭受中國施壓,俄羅斯則有助於平衡與美國、中國的關係。

<cite>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資料照,AP)</cite>
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資料照,AP)

亞太助卿康達隨即訪越南

《金融時報》說,越南近期政治動盪是長期打擊貪腐的結果,但外交政策禁得起此動盪,就算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也不太可能改變,並稱「分析師認為,這個共產國家的外交政策很務實,且了解有西方盟友的重要性,尤其是尋求加強其關鍵製造業中心地位之際」。

ISEAS高級研究員黎洪和(Le Hong Hiep)向《金融時報》強調,接待普京到訪是「原則問題」,展現其外交政策的平衡和多元。美國聖母大學國際安全中心研究員武春康(Khang Vu)告訴《日經亞洲》「俄羅斯不像中國為越南帶來外部威脅,也不像美國帶來內部威脅」,表示俄羅斯是替代強權選擇。

黎洪和直言,越南會很明智地確保普京來訪不損及與美國和西方盟友的關係,且與所有主要大國保持友好關係,對幫助越南吸引夥伴國投資很重要。他也說,此訪問對普京的好處比對越南多,因為這顯示仍有大門為普京敞開。科蘭茲克稱,普京想透過此行,展示其並非孤立無援。

另外,美國國務院重申,任何國家不應給普京舞台來推廣其侵略戰爭。就在普京結束訪問越南後,美國國務院美國亞太助卿、前駐越南大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21日抵達越南訪問。《外交家》東南亞編輯史坦吉歐(Sebastian Strangio)認為,越南在烏俄戰爭的立場上不太可能有所轉變。

更多風傳媒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俄國、北韓簽戰略協定 南韓揚言提供烏克蘭武器
烏克蘭、摩爾多瓦加入歐盟談判將開始 澤倫斯基:歷史性的一步
美「愛國者」飛彈 優先援烏抗俄
為烏提供500億美元貸款 義:歐盟將提供其中最多60%貸款
普丁記取普里格津兵變教訓 1年後掌握空前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