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府還是全面監控?數位身分證四大爭點一篇就懂!

身分證要改版了!明年,政府預計將現有的紙本身分證,換發為裝有晶片的「數位身分證」。政府認為數位身分證更能防偽,使用者更能自主掌握個資,也會讓生活更便利,且不存在政府監控的問題。但包括民間團體與專家學者在內的反對者,卻有不同的意見。

從數位身分證規劃以來,掀起關於隱私權、資安、數位資料應用⋯⋯等等爭議,特別受到科技、法律、人權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關注。原訂於今年 10 月開始的換發作業,政府以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與國外廠商的接洽進度為由,將時程調整至 2021 年初在部分縣市先小規模試行。

爭點一:會不會有獨立專責機構保護民眾隱私?

數位身分證上路後,民眾用數位身份使用更多元的政府服務,將會累積愈來愈多數位資料。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柏鋒認為,現在政府目前管理民眾個資的程度,不足以因應數位化政府後可能衍伸的問題。

例如:在跨部會資料串接的服務發生問題時,民眾該找誰負責?目前臺灣《個資法》採分散式管理,沒有單一主管機關。因此,同為力主暫緩發放數位身分證的台權會認為,為了保障人民個資不被濫用,政府應該先建立「獨立的隱私保護專責機關」。

行政院已在 2018 年 7 月將《個資法》的法律主政機關移交給國發會。由國發會協調,避免各機關對《個資法》的解釋不同而有衝突的情況。而國發會目前已在規劃中的「個資獨立專責機關」,並不是為了數位身分證而設立,也還無法確認會不會在正式發放數位身分證前設置。這個機構,是為配合歐盟於 2018 年開始實施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而設置。

爭點二:法律完備了嗎?應就資安及隱私風險立法或修法

除了沒有專責機構,民間團體也認為現有的法律不夠完備。如愛沙尼亞、德國都有為數位身分證的發行訂定專法,明確以法條限制數位個資的傳輸、利用,台權會副秘書長何明諠認為,臺灣最理想的情況是訂定數位身分證專法,並讓人民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領取數位身分證。

他分析,現在臺灣的個資法「容易被寬鬆解釋」,法條中對個資的運用規範很抽象,公務機關在「為維護國家安全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時,可以在原本收集個資的目的之外使用。

但究竟「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界線在哪裡?政府什麼時候可以擴張權力使用民眾的個資,沒有明確的法律規範。

國發會認為,是否換發數位身分證、是否由民眾自由決定開通電子身份驗證功能等議題,回歸《戶籍法》就足夠,不需要訂定專法。至於民間團體建議加強個資法,國發會則以「審酌各國立法例,都沒有看到在《個資法》訂定相關規定的前例」為由認為無修法必要。

內政部也認為,在個人隱私、資訊安全的保護方面,現有的《資通安全管理法》、《電子簽章法》、《個資法》等法規已經建構綿密的保護網,無需再另訂專法;內政部也曾發函詢問各主管機關,是否配合新版數位身分證修法?但「相關機關均表示並無修法之必要」。

爭點三:一卡多用好可怕,我可以不要使用數位身分證嗎?

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建明從實務應用層面提出懷疑:不諳電腦操作的長者、過去讓代書、旅行社職員代辦服務的人們、不會上網的「數位弱勢」族群,是否就要把自己的密碼交給他人使用?使用者的密碼真的安全嗎?使用者如果設定很簡單的密碼,是不是就很容易被破解、被冒用身份?若有心人士藉由釣魚簡訊、釣魚郵件要騙使用者輸入密碼該怎麼防?

何建明表示,過去政府推動自然人憑證、健保卡,較少被反對,因為這是「專卡專用」。他強調自己並非反對國家走向「智慧政府」,他建議,使用教育類的線上服務用一組帳號密碼,使用財稅類的服務用另一組,透過技術連接有關部門的網站,減少 100 個部門有 100 個帳號密碼這種極端麻煩的情況,但也不要一組帳號密碼打天下。

內政部在 5 月 14 日發布新聞稿,對「完全不願意拿數位身分證」的選項提出讓步解法:不願使用晶片身分證的民眾,可以提供國民身分證晶片資料證明書當作身分證明使用,未來需要讀取晶片內存的個資時,不用經過插卡讀取,可經由輸入國民身分證晶片資料證明書上的資料來解鎖資料。內政部表示,此措施已「充分保障民眾資訊自主權」。

內政部進一步解釋,還是會全面換成有晶片的數位身分證,不會同時存在紙本、晶片兩種。數位身分證裡的晶片不能取出、難以破壞,民眾可以選擇關閉自然人憑證區、可以選擇不讓人讀取晶片。

爭點四:攜帶數位身分證等於被政府時時監控?

去年 9 月,當時的國民黨籍立委許毓仁針質疑,數位身分證具有 RFID (無線射頻辨識)功能,等於政府在人民身上安裝追蹤器。對此內政部嚴正否認,表示身分證中的晶片需要近到以「公分」為單位才能感應,不存在遠端感應的功能。且民眾要自行輸入密碼,加密區的資料才能被取用,單單感應到身分證也不能做什麼事。

根據最新的招標書規格,數位身分證的感應介面,理論上能讀取的距離以 1.5 公尺為限。但李柏鋒指出,網路上早有文章教學如何透過工具直接在 50 公分內讀取。而根據臺大鄭振牟教授的論文,透過其他技術,有把握能讀到的距離是 2 公尺,理論上應可達到 10 幾公尺。李柏鋒曾對內政部提出「是不是能關掉數位身分證中的 RFID 功能?」,政府只回應可選擇是否開啟自然人憑證,迴避對晶片感應功能的質疑。


看完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