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舉辦「防詐阻騙、安心生活」專題演講

鑒於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和多樣化,個資保護亦甚為重要,以免讓詐騙集團有機可趁,如何加強防詐阻騙意識,維護自身財產權益,實為現今重要課題。最高法院為加強院內同仁防詐騙知識、提高自身防詐能力,日前在該院大禮堂辦理「防詐阻騙、安心生活」專題演講,由高孟焄院長主持,邀請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林書立科長擔任講座,該院庭長、法官、行政主管與同仁踴躍參與。

高院長致詞時表示,常聽聞周遭親友接到詐騙電話或訊息,自身也曾接過假冒商家或銀行電話通知處理信用卡遭盜刷之詐騙電話,顯見詐騙無所不在。此次邀刑事局林書立科長擔任講座,林科長為警大博士,識詐、打詐經驗十分豐富,相信在講座的傾囊相授下,一定有助於大家在工作或生活中增進自己的防詐能力,也能即時分享給家人與親友,一起防詐阻騙。

講座林科長首先分析近年臺灣(增長幅度21.9%)詐欺案件,與美國(增長幅度180.98%)、澳洲(增長幅度183.3%)及新加坡(增長幅度283.9%)等先進國家,均呈現上升趨勢。且臺灣近六年詐欺案件平均發生數,約二萬四千餘件,平均年財損金額約新臺幣48.55億元,自一○九年起,疫情期間居家辦公、網購等宅經濟興起,嫌犯利用簡訊、電子郵件、詐騙網站等網路詐欺案件創下新高,一一二年財損來到新高89.89億元。

講座並說明內政部警政署所歸納最新的「高發詐欺六大手法」,包括:「假投資詐欺」、「ATM解除分期付款詐欺」、「假網路購物詐欺」、「一般購物詐欺」、「假愛情交友詐欺」及「猜猜我是誰詐欺」,揭露日新月異之詐騙態樣與手法,提供防範破解詐騙方法,並說明如何保全相關事證,協助司法警察追蹤、打擊詐騙不法,共同參與學習如何防制詐騙,提升個人資料保護意識,安心工作與生活,與會人員均感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