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痛 本土劇男星「憩室炎」急送醫:好發「2族群」常便秘者小心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本土劇演員馬幼興近期莫名高燒及腹痛,甚至打噴嚏和深呼吸都會痛,就醫才發現是「憩室炎」。醫師提醒,憩室炎好發長者或便秘族群,若長期排便不順,腸道中壓力過大就會形成憩室,表現以腹痛最常見。若有憩室炎問題,基本上抗生素治療、休息兩三天即可,不太需要動刀。
媒體報導,馬幼興自述起初是肚子悶痛脹氣,還以為是便秘,後來甚至痛到站不起來,形容疼痛感是打噴嚏和深呼吸都會痛,同時出現發高燒的症狀,經檢查發現腸子囊袋發炎,必須緊急住院治療。
根據嘉義長庚衛教資料顯示,憩室的產生被認為是因為大腸的管內壓升高、腸壁肌肉層弱化,使得腸黏膜被擠到腸壁肌肉層外(特別在血管進入腸壁的點),而產生袋狀的突起。整個消化道都可能發生,其中以大腸最常見。常發生在中老年人,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攝取較少的纖維質和長期便秘者其發生的機會也較高。大部分有憩室病(diverticulosis)的人不會不舒服、或僅表現輕微的症狀—稍微腹部抽痛、腹脹和便秘。
員榮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受訪表示,憩室炎好發於長者及排便不順問題的年輕人,若有長期便秘,可能40、50歲就出現憩室炎。他說明,憩室常見位置以右下腹升結腸、左下腹乙狀結腸居多,因為這2個地方比較容易積便,大部分大腸憩室病的人,平時並無症狀或僅症狀輕微。
他說,若有症狀通常為憩室出血或憩室炎,前者少見,可能是因為心血管疾病有在吃抗凝血劑導致;而憩室炎發生的原因是糞便卡在憩室內造成糞石,卡在裡面卡很久,結果細菌感染發炎。臨床症狀包括腹痛、噁心、想吐、發燒等。
如何治療?吳文傑說症狀輕微者吃抗生素即可,嚴重則需要住院治療,打抗生素外就是儘量不要吃東西,讓腸道休息,減少糞便在腸道累積,休息2、3天緩解後,就可以正常吃東西,但若短期內反覆發炎,就會建議外科切除治療。建議平時應注意日常飲食,多食用高纖、自然食物,避免攝取過度精緻食物,可減少罹患大腸憩室機率。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不沾鍋惹禍?台灣疑現首例「鐵氟龍流感」疾管署:非流感、不會人傳人
竹北托嬰中心爆虐嬰!衛福部:最高罰60萬 情節重大可公布負責人姓名
熱到爆!今飆37度高溫 8月已358人熱傷害嚴重者恐致命「3招」補水
M痘本土+5「全是青壯男」創新高 羅一鈞估「2大原因」8月疫情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