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金融透視/人民幣匯率逼近6.5 "中性"降准呼聲起

伴隨著人民幣的穩步升值,大陸降准呼聲再起。 近一個月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已從6.72一線回升至6.52,漲幅達到近2000個基點。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311,較前日上調59點,連續8個交易日調升,為2015年以來最長連升。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盚黻O者表示,8月底以來人民幣連續加速升值,其實是過去積累了長達2年的未結匯頭寸及階段性看空人民幣頭寸的反向平盤推動的,未來存在突破6.5的可能。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企穩回升為貨幣政策的操作打開了空間,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同時,大幅壓縮短期公開市場操作工具餘額,可以達到“中性”降准的效果。雖然“中性”並非“大水漫灌”,而是解決流動性結構性失衡的問題,但也有觀點認為,降准的寬鬆信號太大,且時機不對。 結匯需求助推人民幣升值 “之前人民幣貶值的時候,多數企業沒有及時結匯。但總有需要人民幣的時候,而且人民幣利率比美元利率高,資金放在離岸要承受負的利差。如今人民幣一直在升值,企業就覺得扛不住了。”一位元資深外匯交易員對記者表示。 陳健�琣b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變化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今年前5個月人民幣相對于美元一直保持穩定。而從今年初開始,美元指數就已經告別了去年末以來的強勁勢頭,開始緩慢下行。於是,人民幣貶值壓力降低,外匯儲備也趨於穩定。 第二階段,5月份下旬,大陸央行在匯率定價模型中引入逆週期調節因數後,人民幣匯率開始相對于美元升值。5~8月份,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元持續走弱,美元指數在5月下旬的97.2附近一路走低,在8月初最低跌破93。不過,在這個階段,市場對人民幣走勢仍持有一定疑慮,儘管貶值預期減輕,但對人民幣是否會重新升值將信將疑。此間,人民幣的結匯階段性增強,外匯占款的下滑壓力進一步減輕,但尚未回到很強的結匯需求以及外匯占款大幅回升的狀態。 “第三個階段則是8月份至今,人民幣在7月末8月初連續突破6.75和6.70兩個重要關口後,市場心態開始發生一些重要變化。”陳健�琱尷R,雖然美元指數未必進一步大幅下跌,但人民幣依然相對于美元補漲。人民幣在這一階段的升值其實是過去積累了長達2年的未結匯頭寸及階段性看空人民幣頭寸的反向平盤推動的。一旦人民幣突破一些重要關口,會觸發一些止損盤的平盤,企業的結匯情緒也會上升,帶動銀行自營盤也跟著買入人民幣。 資料也顯示,近一個月,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從6.72一路回升至6.52,漲幅達到近2000個基點。8月底以來,人民幣走升速度明顯加快。 陳健�睇{為,人民幣8月底以來連續突破6.60和6.55關口,其實是結匯需求增強推動的結果。 “過去長達2年的貶值預期積累了太多的未結匯頭寸,這些未結匯美元囤積在在岸和離岸銀行,使得境內和離岸美元流動性相對寬鬆。但中美利差在今年上半年擴大,人民幣融資成本升高使得持有美元的機會成本上升。”陳健�琱尷R稱,對企業而言,與其融資人民幣使用,不如將此前積累的美元頭寸結匯成人民幣使用。美元進一步走弱的情況下,重新結匯對企業而言是更優選擇。 激戰6.5 一路披荊斬棘後,人民幣短期內是否有希望繼續突破6.5這一重要關口? 在岸人民幣8月30日以來一度錄得六連陽,連續攻破6.60和6.55兩個關口。但在幾度逼近6.51後,在岸人民幣略有回探。 上述交易員對記者表示,最近幾個交易日其實有機構在獲利了結。另外,近期由於人民幣升值較快,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購匯大單。 陳健�盚黻O者分析稱,人民幣突破6.5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方面,“8•11匯改”以來,央行開始將人民幣重新錨定一攬子貨幣而不是錨定美元。2016年人民幣相對於CFETS(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一攬子貨幣保持穩定。但今年前5月,由於某種程度上重新錨定美元,而美元貶值,人民幣在前幾個月實際上是相對CFETS一攬子貨幣貶值的。直到最近2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加速升值後,對CFETS一攬子貨幣才重新升值。總體來看,從年初以來,人民幣對CFETS一攬子貨幣仍是小幅貶值0.5%左右。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美元指數年初至今的跌幅為9.6%,而人民幣年初至今相對于美元升值了6%左右,仍低於美元指數的跌幅。因此,無論是相對於CFETS一攬子貨幣還是相對于美元指數,人民幣目前對美元仍有一定補漲空間。未來突破6.5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外匯分析師韓會師則認為,如果美元指數能在92附近穩住,人民幣的強勢上攻行情不會延續很久。但如果美元再次掉頭向下,人民幣突破6.50的難度並不大。 截至發稿,美元指數報92.08,再度考驗92關口。 一位元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短期來看,美元走勢仍需觀望。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近日表示,儘管市場普遍認為美國通脹低於預期,但低通脹主要受到一些臨時因素擾動,加息的步伐仍將取決於通脹資料的變化。 業界呼籲“中性”降准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此前對記者表示:“人民幣企穩將打破匯率市場的單邊預期,減輕資本外流,進而有助於國內資金面和流動性預期的改善,大陸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空間將繼續提高。” 近期,伴隨著人民幣的穩步升值,市場上再度出現降准的呼聲。 九州證券鄧海清表示,貨幣市場流動性偏緊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超儲率已經從2016年以來的最高值2.4%下降至2017年二季度1.4%的水準。流動性失衡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其一,DR007與R007(同為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兩者區別在於DR限定交易機構為存款類金融機構,質押品為利率債)分化明顯,反映出銀行與非銀體系的結構失衡;其二,同業存單發行量居高不下,大型銀行資金相對寬裕、中小銀行負債壓力凸顯,反映出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的結構失衡。 鄧海清認為,隨著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釋放、央行預期引導加強,“降准”政策視窗期到來。其一,人民幣進入趨勢性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幅已經達到5.8%,匯率給予了央行政策足夠的降准空間;其二,央行預期引導加強,市場對降准不會過度解讀的可能性較大,對市場影響溫和。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此前提出了“中性”降准的說法。他認為,當前金融體系流動性壓力較大,在整體流動性水準並非十分充裕的情況下,金融體系內流動性還表現出結構不均衡的特點。 明明表示,所謂的“中性”降准,即是在全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同時,大幅壓縮短期公開市場操作工具餘額,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淨回籠操作配合降准,能保證流動性總量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修復結構性失衡問題。 “首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有助於釋放流動性支持;其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惠及中小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明明認為,在當下金融體系流動性水準整體不高、流動性結構失衡凸顯的背景下,這種降准並不是“大水漫灌”式流動性投放,而是“中性”的流動性結構調整和修復。 不過,央行參事盛松成9月1日在上海舉行的“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壇”上表示,目前降准概率不大。他認為,降准的寬鬆信號太大,與當前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和金融去杠杆的總體基調不符。降准和降息一樣是有週期的,即開啟降准後,一段時間內就不能升准。但目前中國經濟還處於L型,L型會持續很長時間,沒有到降准的週期。此外,增加基礎貨幣供應能夠和降准一樣,起到增加銀行流動性的作用,因此央行會選擇政策信號沒有那麼強的貨幣市場工具(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等)點對點增加基礎貨幣供應,而不是降准。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