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冷氣靠製冷中心?海淡水什麼味道? 三個台灣人的阿聯觀察

許多人對阿聯的印象,是奢華的旅遊、砸下大把銀子的開發案、繁忙的貿易和商業集散地。對於遠渡重洋、實際住在阿聯的外地台灣人來說,生活則是由日常的瑣碎片段堆疊而成的:垃圾要怎麼倒?海淡水可不可以喝?水電和冷氣費竟然是分開繳?

我們拜訪三位旅居杜拜及阿布達比的台灣人,一探生活的真實面貌。

水電和冷氣費分開付? 製冷費是什麼?

從疫情期間就外派杜拜的Terry,已經在當地租屋生活超過三年。我們在10月某個晚上來到他的單人公寓,聊起日常生活,Terry興沖沖分享,「這邊水電和冷氣很特別喔,是分開付費的。」

Terry一邊解釋,一邊打開手機裡的「DEWA APP」,秀出當期帳單給我們看,透過APP可以即時知道這期用掉多少水電、消耗多少碳足跡。水電費一致是繳交給杜拜水電局,一般家戶每度電收0.23迪拉姆(dirham),換算成台幣,每度電約1.97元。比起台灣,杜拜電費雖然便宜,但Terry說,阿聯物價高,日常開銷較大,一般人對於水電花費相對無感,不太會特別節省。

那冷氣費呢?冷氣這麼耗電,為什麼不是算在電費裡?在阿布達比任職於能源公司的Justin解釋,在阿布達比、杜拜等較新的街區,都會有製冷公司,並設有「區域供冷」(district cooling)機房。製冷公司會把機房的冷水導入大樓空調系統,冷卻大樓空氣後,再把吸了熱能的溫水導回機房轉成冷水。由於統一供冷,不消耗個別家戶電力,所以住戶需另外繳「製冷費」(Chiller Fees)給業者。

水費比台灣貴 喝水還要另外買?

「自來水可不可以喝?」總是旅人的疑惑。阿聯的生活用水多來自海水淡化廠。臉書阿聯社團有台灣人說,海淡水味道怪怪的、不太敢喝,許多人也分享,自己早已習慣訂購桶裝飲用水,就和當地人一樣。

Justin和妻子搬到阿布達比一年多,他也曾待過同樣仰賴海淡水的新加坡,雖然自家也訂水,但他無奈表示,「(海淡水)應該跟新加坡一樣,品質還不錯才對,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沒人敢喝。」

「大家都說要叫水,其實叫水也很便宜,好幾加侖才10塊錢(約新台幣88元)。」

這裡的水比台灣貴,除了因為台灣水價「世界低」,也因為沙漠水資源的珍貴。在阿聯,每加侖水收0.035迪拉姆。換算成台灣單位,每度水約68.22元。

Terry告訴我們,政府最近為了減少大家購買瓶裝水,近年在路邊增設了許多飲水機;採訪團隊後來在旅途中、旅館附近都有使用飲水機裝水,在10月阿聯仍炙熱的太陽下解了渴。

資源回收「看地方」 七成垃圾進掩埋場

阿聯隨處可見設計精美的垃圾桶。但在杜拜開台式豆花店的Dennis告訴我們,在阿聯,垃圾怎麼丟其實「很看地方」。

Dennis一家住的大樓規定,垃圾分成資源回收和一般垃圾;而他的豆花店門口,垃圾箱則是不需分類,就算店裡分好也沒用。Terry和Justin都告訴我們,他們的租屋處沒有分類機制,「丟垃圾的方式就是包一包直接丟進垃圾孔,連廚餘都是。」

阿聯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垃圾處理是一大問題。阿聯七成以上的垃圾都進掩埋場,若不採取補救措施,掩埋場所需土地將在18年後增加至數倍。近年部分城市開始採取「廢轉能」措施,希望透過有效率的焚化,讓掩埋量在20年內歸零。

為了減少垃圾量,阿布達比、杜拜、沙迦、烏姆蓋萬和阿吉曼等酋長國,從2022年開始也都陸續針對塑膠袋祭出禁限用措施。採訪團隊在杜拜、阿布達比的超市,店員都會問我們是否要加購購物袋。

大眾運輸待加強 多數人習慣開車通勤

美中不足的一點是,採訪團隊此行沒能好好體驗杜拜的大眾運輸,一方面是行程緊湊,城市太大,轉乘節點太少,又或是天氣實在是太酷熱。不過我們也吃到苦頭,在杜拜頻頻遇到尖峰時段大塞車。

Dennis聽到笑說,自己平常在杜拜不太搭捷運、公車。他解釋,杜拜只有兩條捷運路線,不如台北密集方便;公車雖然多,但部分站點的班次寥寥可數。最方便的還是開車通勤。

阿布達比沒有捷運,Justin的評價更是直接:「大眾運輸我給0分。」阿布達比的公車班距很長,且僅有幾條路線直通市區。經濟允許的人通常選擇開車上班,藍領工作者則會搭乘雇主安排的小巴往返工地。專長在能源領域的他補了一句觀察:「這些小巴很舊,(燃油)效率其實很差」。

倒是家住公司附近的Terry不太擔心通勤問題,他平常都騎充電的電動滑板車(E-scooter)上下班。在當地,這種輕便且在烈日下不用費力的交通工具相當普及。為了推廣綠色運輸,杜拜政府近年逐步開放電動滑板車可騎乘範圍,並擴建專用車道,提供更安全的交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