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農改場開發「優化水冷及暫貯技術」

蕹菜(俗稱空心菜)為夏季大宗蔬菜,通常在農場田間採收後,會直接運送至鄰近自設處理場,但蕹菜採後品質常因清洗、水冷用水水質不佳或貯藏溫度過低等因素而受影響。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桃園農改場)開發「優化水冷及暫貯技術」,以水洗根部搭配冷水預冷(後續簡稱水冷)方式處理,可快速去除田間熱,且避免裸菜販售時萎凋。水冷處理不僅能維持蕹菜採後品質並減少損耗,且技術簡便,非常方便農友使用,總設備占地面積僅需約3.3坪。

桃園農改場表示,「優化水冷及暫貯技術」的內容包括每日換新清洗及水冷用水、10℃水清洗時同時水冷葉菜、貯藏溫度由7℃調整至11℃,以及蕹菜出貨籃包裝時內襯塑膠布保濕等4項措施,可有效維持蕹菜採後品質。使用水冷處理後,每天減少蕹菜約10%損耗,若以蕹菜平均每公斤35元計算,農場每天出貨500公斤蕹菜,則每日可減少約1,750元損失。

桃園農改場指出,「優化水冷及暫貯技術」使用簡便,可搭配農場現有洗根後水冷流程,其所需設備皆有廠商製作的規格品,如冷藏庫、碎冰機,而部分設備也可自行製作,如小型清洗機。此外,水冷所需要的設備空間小,例如小型清洗機(0.3坪)、碎冰水冷機(0.1坪)及增設暫貯冷藏庫(2.9坪),全部面積僅占約3.3坪,方便處理場面積有限的農場使用。桃園農改場未來會持續優化此技術,並研究擴及至其他夏季短期葉菜,如莧菜及小白菜等,讓農友減少損失,增進消費端食用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