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中同意就電動車關稅問題啟動磋商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在部長王文濤周六(6月22日)與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舉行視頻會談後發布簡短聲明稱,「雙方商定,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啟動磋商」。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吉爾(Olof Gill)表示,布羅夫斯基斯與王文濤就「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進行了公開和建設性的對話」。

歐盟委員會上周宣布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高達38.1%的關稅。臨時關稅將於7月初生效,但若雙方達成協議,則可能被追溯撤銷。

歐盟目前對所有非歐盟汽車制造商征收的關稅為10%。

近幾個月來,針對中國出口商品的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美國和歐盟指責中國通過大量國家補貼支持綠色技術等行業。在歐盟威脅對華加征關稅前,美國已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100%關稅。

歐盟委員會稱,中國電動汽車通常比歐盟生產的車型便宜約20%。

哈貝克:「這是良好的第一步」

正在中國進行訪問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形容這一最新進展令人驚訝。因為最近幾周尋求正式展開談判的努力均告失敗。

哈貝克表示:「這是在今後漫長道路上邁出的良好的第一步。」

在被問及即將展開的談判中可能出現的妥協讓步時,他回答道:「我能看到一些妥協,尤其是在電動出行領域。」哈貝克也表示,中國現在必須提出建議,而歐委會必須進行談判。

哈貝克周六在北京和上海會見了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和工業部長金壯龍等中國官員。

哈貝克強調,歐盟威脅征收的關稅並不是像美國、巴西或土耳其那樣的懲罰性關稅。他表示,他並不是在批評中國過度生產汽車,也不是在批評中國的國家補貼。哈貝克認為,問題在於政府資金被用於促進出口。「我不想征收關稅,因為我相信開放的市場。」

哈貝克說,布魯塞爾和中國政府現已就 「初步談判路線圖 」達成一致。「這還遠遠不是最終結果,但至少雙方開始對話。」

鑑於中國市場對德國汽車工業的重要性,德國政府曾在歐盟內部爭取在貿易爭端中給予寬限期。歐盟內部對此也存在分歧。

哈貝克強調,雖然他以德國經濟部長的身份訪問中國,但目的是將德國的觀點「引入歐洲」。他與歐盟委員會密切協調,但單靠德國無法產生影響。他說:「如果我們不作為歐洲人行動,其他經濟大國遲早會撕裂我們。核心問題在於,開放的貿易世界是否會分崩離析,只剩下區域性保護主義和受保護的領域。」

(德新社、法新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