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聲】從體制角度解讀「中共二十大」:中共備戰總動員(下)

本文紀錄整理了「閒話三人行」的精采對話內容,三位與談人分別為(左起)廖天琪、萬潤南、田牧/歐洲之聲提供
本文紀錄整理了「閒話三人行」的精采對話內容,三位與談人分別為(左起)廖天琪、萬潤南、田牧/歐洲之聲提供

如何應對美歐的經濟制裁

廖天琪:習近平雖然專橫,但世界也看到在他治下,從2013年到眼下近10年了,客觀來說,中國確實發展很快,盡管在極權政府的專制獨裁統治下,中國經濟建設成就仍然矚目,習近平會為了台灣窮兵黷武,將這些經濟成果付諸東流嗎?為了他自己歷史上定位,不顧兩岸人民生命,不計後果把台灣夷為平地嗎?他也不考慮美歐民主國家會像對付普京一樣,來對付他與中國嗎?難道他就這麽強橫,不怕制裁,不管不顧嗎?

萬潤南:中國是謀略古國,一部《戰國策》記載了「戰國時遊士,輔所用之國,為立策謀」,用今天的話說,是戰國時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提出的政治和外交策略,且其內容「大抵皆縱橫捭闔,譎狂相軋傾奪之說也」,因此書名為《戰國策》。

我知道今天的中共政權也設立了這類智庫機構,海灣戰爭以來,掛靠外交部、中央黨校、國際關係學院等,設有國際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智庫),研究的方向是針對各個時期的國際外交鬥爭,除了關注現實問題、熱點問題、經濟問題和突發事件之外,也聚焦中長期國際形勢的研究戰略、制定相應對策等。

對於已經發生的制裁和反制裁,包括美國怎麽制裁俄羅斯,俄羅斯怎麽應對;美國怎麽制裁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怎麽應對;美國怎麽制裁古巴,古巴又是什麽情況;美國怎麽制裁伊朗,伊朗怎麽針鋒相對;美國制裁朝鮮,金三胖的反擊等等,都有研究。

美國的經濟外交戰略研究所(智庫)非常出名,中國現在也學美國,對各類經濟制裁、戰略脅迫等都會做深入分析研究/圖/Shutterstock
美國的經濟外交戰略研究所(智庫)非常出名,中國現在也學美國,對各類經濟制裁、戰略脅迫等都會做深入分析研究/圖/Shutterstock

萬潤南:不是一直傳說美國手裡的牌多,是因為美國重視國際公共外交策略的研究,他們的經濟外交戰略研究所(智庫)非常出名,中國現在也學習美國,對各類經濟制裁、戰略脅迫等都會做深入分析研究,有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教訓要吸取的,總結得非常清楚。

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有一個高度統一的領導核心、領導班子,他們自然研究出各種可能的制裁,如何來應對等;近幾年來,美國出一張牌或數張牌,中共總是很快做出反應,即刻施以反制裁,現在美中互相都在研究對方,都在擬策與布陣等。

美國智庫、軍方已經判定,中國要對台灣下手,甚至還說什麽2022年、今年就可能;比較集中估計的是2024年,應該是後年。因為2024年是一個最低的危險點,對習來講有2年的準備時間,所以習近平不急於安排經濟建設,而是在布局戰時經濟,倘若戰爭開啟,如何控制經濟持續而穩定?怎麽看出這個問題呢?習近平在全國恢復供銷社,供銷社就是統購統銷,由國家統一採購、統一銷售,適合戰時環境下的穩定經濟,它是一種軍事共產主義,要在戰爭情況下,保證每個人的生活需求,沒有人餓死,要集中力量。

為什麽說李強將拜相

廖天琪:老萬對中共戰時班子、習家軍與習天下都解述了因果與道理,但我還是有疑問,李強進入中共七常委已經出人預料了,為什麽是排名第二,傳言李將接替李克強,出任總理,李強何德何能,我們應該怎麽看待這人事安排?

萬潤南:這還得從體制文化和中共的黨史前例來看,說兩點,毛時代,總是由毛欽點「封侯拜相」,文革時,指定造反派的王洪文任黨中央常委、副主席;鄧時代,由鄧點將拜相,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都是他欽點的主政者。說是習天下,當然是由習近平決定,李強應該也是能人,是習近平的嫡系,外界說他曾任江、浙、滬兩省一市主官,從履歷上反映這是自2013至2022年10年內的事,是習近平執政期內一路栽培。

「二十大」後李克強下台傳言日盛,李強接任總理之說亦甚囂塵上,據說,在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芯片禁令時,習近平聽取了少數人士的建言,李強是其中之一。圖/翻拍央視畫面
「二十大」後李克強下台傳言日盛,李強接任總理之說亦甚囂塵上,據說,在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芯片禁令時,習近平聽取了少數人士的建言,李強是其中之一。圖/翻拍央視畫面

田牧:上海坊間雖然對李強在疫情期間的「清零封城」頗有微詞,但還是肯定此人的能幹。李強是溫州瑞安人,那裡的人擅長做生意賺錢,有「東方猶太人」之喻。

在上海任上,2018年美中貿易戰正酣之際,李強幫助特斯拉在上海開設電動汽車工廠,提供廉價土地、低息貸款和稅收優惠等,李強特意給予特斯拉不少關照,特斯拉則為當地供應商提供培訓,帶動了一批落後的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發展。

2019 年,在李強的指導與幫助下,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了新的股票交易板塊,目的是讓中國的科技公司能夠籌集資金;有傳言,在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芯片禁令時,習近平聽取了少數幾名人士的建言,李強便是其中之一。

上合組織與金磚國家形成「半球經濟」

萬潤南:有一種(鷹派)說法,美中必將一戰,但這一仗打完後,中國的發展前途無限廣闊,那些人真是這麽認為的,思維依據是:第一、中國現在沒打(台灣),美國不是已經開始對中國制裁限制了嗎?第二、所有被美國制裁過的國家,都逐漸抱團匯聚到一起,形成新的大市場,一個叫「上合組織」,一個叫「金磚國家」,最近又建立「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會議)」,是哈薩克斯坦提出來的。

田牧:中東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很有實力的組織,也已逐漸靠向「上合組織」。

萬潤南:歐佩克是明顯傾向中國了,中東的國家阿聯酋、沙特和伊朗,本來他們互相之間是世仇,都是伊斯蘭,一個是什葉派,一個是遜尼派。中國現在是他們的頭號好朋友,東南亞就不用說了,東南亞現在是中國的第一貿易大區。

還有為什麽越南會在中共「二十大」後第一個跑去中國?你們注意到沒有?現在美國的力量確實在衰弱,它為了解決自身難題,收割不到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實際上已開始收割自己的盟友了,日本、德國被他收割得多慘呀?德國的制造業都跑到美國、中國去了,日本現在已經瀕臨金融崩潰,英國也是啊,通脹率是最高的。

中東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已逐漸靠向「上合組織」/圖:OPEC維也納總部/Shutterstock
中東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已逐漸靠向「上合組織」/圖:OPEC維也納總部/Shutterstock

萬潤南:當年中國與美國相處合拍時,鄧小平講過一句話(時任副總理),在去美國訪問的路上,他與社科院副院長李慎之聊天時說:「回頭看看這幾十年來,凡是和美國搞好關係的國家,都富起來了。」言下之意,與蘇聯在一起的國家都窮了,這段話傳得很廣。

但是現在呢?現在是與中國在一起的國家都變富了,匈牙利、塞爾維亞、希臘、包括東南亞。東南亞為什麽好?它的第一出口市場是中國,如果與中國斷絕關系,那它馬上就不好了,包括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等。為什麽中東像沙特這種原來的美國鐵桿朋友,現在也與美國耍態度了呢?也在積極靠攏中國呢?

分化歐洲  德國左右搖擺

田牧:毛澤東的備戰從大外交開始,毛澤東雖霸道,目空一切,誰都看不上眼,但老毛還懂得克制,自知中國大而不強,徒有大國虛名。盡管老毛打心眼里不服美歐強國,但他無可奈何,便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把中國歸為「小三子」的弱勢群體,表明他狂而不妄,在強大對手面前頗有分寸感。

中共「二十大」後,也積極在外交上下功夫,利用德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首先從歐盟國家的領頭羊德國入手,11月4日蕭茲總理訪問中國的破冰之旅,收獲頗豐就是例證。

其實「半球經濟」存在著產品與市場結構問題,德國是以汽車與汽車配件工業、電子電器工業、機械設備制造業、化學工業、再生能源等為主體的工業國家,與美國主體工業幾乎是碰撞的,是產品競爭關係,而與中國恰好是互補關系,中國市場也足夠龐大。

然而,11月14日德國每日新聞報導,蕭茲總理表示將加強與亞太地區的合作,減少對原材料和技術的片面依賴;德國希望加強與亞太地區的經濟聯繫,顯然並不願意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中共「二十大」後積極在外交上做功夫,11月4日蕭茲總理率德國企業團旋風訪問中國12小時,就是例證。圖:德總理蕭茲(左) 會見習近平(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粉專
中共「二十大」後積極在外交上做功夫,11月4日蕭茲總理率德國企業團旋風訪問中國12小時,就是例證。圖:德總理蕭茲(左) 會見習近平(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粉專

廖天琪:西方民主制度就是這樣,總是互相掣肘與平衡,這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需要;但是我們現在看到,在和平時期運作平穩而正常,我們都沒有感覺出問題,一旦危機出現時,它就顯得非常不足了,因為老百姓就不買帳了;像中國政府這樣,他思前想後做成5年計劃、10年計劃,承上啟下、政策計劃有連續性,中共自己就可以拍板決定了。

而在西方社會,因為多黨制的民主制度,絕對做不到高度統一,國家政策往往執行不力與偏差,甚至出現有如「爛尾樓」一般的「爛尾政策」,這對國家的經濟穩定發展傷害極大;西方的百姓對政府的監督是只能好,不允許出差錯,西方社會政治文化的這種批評精神是非常厲害的,這與中共極權治下的社會完全是兩回事。

民主國家能通過體制本身的程序修正錯誤,完善政策,穩定發展。所以,我相信美國和德國也會不斷糾錯與完善政策。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延伸閱讀:

從體制角度解讀中共「二十大」:中共戰備總動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