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迎戰中國電動車企:加徵關稅之餘,爭取比亞迪、上汽等投資設廠

儘管歐盟對於中國低價電動車湧入市場保持謹慎態度,然而歐洲各國政府正積極競相吸引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設廠,這也成為中國車廠的重要發展出路。

歐盟欲打擊中國對車輛出口的補貼,預計從7月4日起,歐盟執委會將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關稅。歐盟鎖定了三家中國公司進行進一步調查:比亞迪(BYD)、吉利(Geely)和上汽集團(SAIC)。

加徵的關稅將成為這些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另一大障礙。它們在中國市場已經面臨激烈的價格戰,向美國直接出口的道路幾乎被封死,因此向海外銷售利潤率較高的汽車成為至關重要的策略,而歐洲是其重要的海外市場。

歐盟預計本週將公布關稅決定。為了避免高昂的進口稅,中國汽車製造商可能會更傾向於在歐洲設立工廠。許多中國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歐洲進行大量投資並計劃長期投資。據《路透》(Reuters)10日報導,匈牙利、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國家正積極提供激勵措施,吸引中國車商的投資。比亞迪和奇瑞正在考慮在歐洲開設第二座工廠,而上汽集團已經確定了兩個工廠的候選地點。

儘管在中國國內的製造成本較低,但為了建立品牌並節省運輸和關稅成本,中國車商仍然熱衷於在歐洲設廠。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合夥人洛瑞托(Gianluca Di Loreto)指出,一輛在中國生產的售價1.5萬歐元(約新台幣52萬元)的汽車,需要支付500至3000歐元(約新台幣1.7萬至10.5萬元)的運輸和物流成本。

他補充道:「中國汽車製造商知道,如果他們希望引起歐洲消費者的興趣,他們的汽車必須被認為是歐洲製造的。這意味著在歐洲生產。」

<cite>2024年4月25日,比亞迪「漢」電動車。(美聯社)</cite>
2024年4月25日,比亞迪「漢」電動車。(美聯社)

為控制成本而往歐洲設廠

據顧問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的預測,去年中國品牌汽車在歐洲市場的佔比為4%,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7%。

洛瑞托指出,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北歐可能會遇到勞動力成本過高的問題,難以進行競爭性生產。然而,在地理位置更南方的地區,如義大利或西班牙,勞動力成本較低,且製造標準相對較高——對於高端汽車尤為重要。

至於成本較低的汽車,洛瑞托指出,東歐和土耳其是吸引人的地點。土耳其每年生產約150萬輛汽車,主要銷往歐盟,並已與比亞迪、奇瑞、上汽和長城等公司進行了談判。土耳其與歐盟的關稅同盟以及與非歐盟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確保了汽車和零部件的免稅出口。

匈牙利2023年生產了約50萬輛汽車,去年宣布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將在該國設立歐洲的第一家工廠。為了吸引外國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匈牙利提供資金支持,並在特定區域實行減稅和放寬法規的政策。

近年來,匈牙利已投入超過10億美元支持南韓集團SK On和三星SDI的新電池廠,以及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計劃中的工廠。據當地媒體報導,布達佩斯正在與長城汽車(GWM)進行談判,以在歐洲建立其首家工廠。

中國新創公司零跑車(Leapmotor)將利用法國-義大利合作夥伴Stellantis現有的產能,選擇了Stellantis在波蘭蒂黑市(Tychy)的工廠作為其製造基地。波蘭當局告訴《路透》,該國目前有多個計劃支持逾100億美元的投資。

<cite>2022年10月17日,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在巴黎車展發表新款電動車Seal。(美聯社)</cite>
2022年10月17日,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在巴黎車展發表新款電動車Seal。(美聯社)

西班牙和義大利爭相引進電動車廠

西班牙是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國,僅次於德國,已確保奇瑞的投資。奇瑞將與當地合作夥伴在巴塞隆那的一家前日產工廠合作,計劃於第四季度開始生產。西班牙2020年推出價值37億歐元的計劃,以吸引電動車和電池廠。中國的遠景科技集團(Envision)根據該計劃獲得了3億歐元的補助,用於一家價值25億歐元的電池廠,預計將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

知情人士告訴《路透》,奇瑞計劃在歐洲建立第二家規模更大的工廠,並已與包括義大利在內的國家政府進行談判。義大利運用價值60億歐元的國家汽車基金來激勵汽車買家和製造商。此外,幾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包括東風,在羅馬已進行了投資討論。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團計劃在歐洲建立兩家工廠。第一家工廠的目標年產量達5萬輛。而上汽的第二家歐洲工廠將從頭開始建設,預計年產量可高達20萬輛。這位消息人士補充說,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都在上汽的地點候選名單上。

<cite>中國車商吉利的熊貓mini電動車。(美聯社)</cite>
中國車商吉利的熊貓mini電動車。(美聯社)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