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最重要的事 媽媽應注意的5種癌症

母親節將至,許多媽媽長期操勞忽略了身體健康,根據衛福部2020年統計,乳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第四名,其他還有肺癌、大腸癌等也都是女性經常罹患的癌症,但這些癌症若能早期發現,都是可以有較高治癒率。究竟還有哪些癌症是媽媽們須特別注意的?應該如何預防呢?趁著母親節,一起來檢視關心媽媽的健康。

母親節將至,許多媽媽長期操勞忽略了身體健康,根據衛福部2020年統計,乳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第四名,其他還有肺癌、大腸癌等也都是女性經常罹患的癌症,但這些癌症若能早期發現,都是可以有較高治癒率。(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母親節將至,許多媽媽長期操勞忽略了身體健康,根據衛福部2020年統計,乳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第四名,其他還有肺癌、大腸癌等也都是女性經常罹患的癌症,但這些癌症若能早期發現,都是可以有較高治癒率。(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乳癌

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是2020年國人十大癌症第四名,也是長居台灣女性十大癌症的第一名,每年有上萬位台灣婦女罹患乳癌,大約兩千名婦女死於乳癌,而台灣女性乳癌好發年齡在45-64歲間,比歐美國家提早十歲,正好是許多媽媽的年紀。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解釋,罹患女性乳癌的因素除了遺傳以外,更多以後天發生為主,包含偏好高油、高熱量的飲食、酗酒、肥胖、未曾生育、哺乳或高齡產婦等女性都須特別注意。

乳癌發生率雖然高,但根據2015年至2019年新診斷乳癌的五年期別存活率,早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逾94%,但晚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僅剩35%,因此有效的乳癌初期判斷非常重要。世界乳癌機構(Worldwide Breast Cancer Organization)就製作了一張「檸檬圖」,運用檸檬象徵乳癌前兆的乳房外觀變化,有形狀、顏色改變、出現分泌物、不明腫塊等,可作為乳癌的初期判斷。

另外,台灣針對乳癌防治,提供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每兩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以鼓勵媽媽們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乳癌症狀有哪些?乳癌分期怎麼分?存活率有多少一次認識女性癌症頭號殺手

子宮頸癌

隨著近年醫學界積極推動子宮頸抹片檢察等預防措施,罹患子宮頸癌的女性人數雖有下降的趨勢,但仍然維持在女性十大癌症排行之內。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子宮頸癌絕大部分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引起,女性間感染盛行率大約落在9至20%,且推估女性一生當中有高達50%機率感染此病毒。

感染HPV後雖然大部分可自行痊癒,但若持續的感染將導致子宮頸癌前病變,或是演變成子宮頸癌。國民健康署也強調,即使久無性經驗之婦女依然需要注意,只要有過性經驗的婦女皆有感染風險。而其他高風險族群像是多次生產、懷孕或是經常抽菸的婦女,都可能降低子宮頸癌局部的免疫力;或是過早開始有性經驗、有多位性伴侶等行為也會提高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機率。

奇美醫學中心郭世芳醫師提出幾種子宮頸癌的前兆,例如陰道不規則流血、分泌物增多,或是當癌細胞壓迫到骨盆、腸胃或膀胱時,將造成下腹、下腰、大腿疼痛、血尿、尿痛、大便不暢等症狀。一般來說,癌症的階段可分為一至四期,而子宮頸癌還有一個「癌前病變」的時期,也就是異常細胞還停留在子宮頸上皮,未入侵到基底層而形成真正癌症前的階段。因此可藉由子宮頸抹片檢查提早發現治療,若確定為癌前病變時期,大部分也可透過手術治癒,並持續維持子宮的生育能力。

若要預防子宮頸癌,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及施打HPV疫苗。

目前國民健康署可補助30歲以上婦女進行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檢測結果正常,則後續每三年須至少檢查一次;若檢測出細胞病變,則可視嚴重程度再採取HPV檢測、切片或是陰道鏡檢查。至於HPV疫苗,雖然未有性經驗者的效果最佳,但有性經驗的女性施打仍有效用,可以考慮自費施打四價或九價,到45歲以前都仍具有保護力。

延伸閱讀》新北籲女性朋友抹片篩檢降低子宮頸癌發生、死亡率

延伸閱讀》HPV疫苗是什麼?分哪幾種?施打費用多少?幾歲可以打?可以和新冠疫苗同時施打嗎?

肺腺癌

過去普遍認為抽菸與罹患肺腺癌有高度關聯,但近年也發現女性因經常接觸的廚房油煙,反而成為肺腺癌的主要目標,據統計有高達九成肺腺癌女性患者並未抽菸,另外,肺腺癌的成因也與環境污染物、亞洲人的基因和家族病史有關。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常見的肺部警訊包含持續咳嗽、痰中帶血絲或咳血、呼吸急促、持續胸痛、聲音沙啞、體重下降及食慾不振,建議民眾若有察覺症狀應及時就醫諮詢。振興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楊明松也解釋,由於肺部沒有神經,肺癌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直到身體出現明顯不適時通常也已到了肺癌的中、晚期,因此建議定期篩檢,及早治療。

肺腺癌的篩檢方式可以透過定期胸部X光檢查及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來檢查。不過胸部X光檢查容易產生死角,尤其當肺部病灶少於一公分時,並不會在X光上呈現出來,因此有相關家族病史者,可選擇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偵測能力可達到0.1公分,可以及早發現。

針對肺腺癌的預防,國民健康署提出了「自我防護7要點」提供給經常會接觸到廚房油煙者參考,像是應開啟排油煙機、選擇水煮、清蒸等其他減少油煙的調理方式;以及避免吸到二手菸、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規律作息及適當運動。

延伸閱讀》肺腺癌症狀有哪些?肺腺癌存活率如何?肺腺癌初期症狀有哪些台灣第一死亡率癌症殺手懶人包一次看

卵巢癌

常見的女性癌症當中,卵巢癌近年來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逐漸上升,加上卵巢癌目前並未有大量實施的篩檢方式,因此更需要提醒女性留意身體警訊。

卵巢癌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且好發於停經後或55至75歲的婦女,常與更年期的身體變化混淆。卵巢癌的初期症狀包含腸胃不適、腹部腫脹感、下腹不舒服、噁心、消化不良等,多數人經常誤以為是腸胃問題,使得發現已是晚期,且癌細胞擴散。此外,幾項高風險指標像是初經過早、停經過晚、肥胖、乳癌病史、本身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女性皆須特別注意。

卵巢癌常見的檢查方式如內診及超音波檢查,都很容易發現病變情況。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醫師指出,第一期的卵巢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0%,但到了第四期的卵巢癌五年活率卻只剩17%,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應定期進行檢查,而高風險族群則可在30歲後每半年至一年安排檢查。

延伸閱讀》微胖體態肚子大常被讓座,不是懷孕而是罹患這種癌

大腸癌

大腸癌長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但經研究發現女性較男性更容易因大腸癌而喪命。

原因是男性的大腸癌好發於大腸左側(遠端結腸、直腸),而女性常發生在大腸右側(近端結腸),且右側大腸癌腫瘤多呈現平坦、下凹狀,因此不易在篩檢中察覺,發現時也已到晚期,更容易危及生命。

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包含有家族病史者、50至85歲年長者、吸菸、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與愛吃紅肉者。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也強調,年齡愈大者越容易生長息肉,因此要提醒長者定期做檢查。當身體出現警訊,例如:糞便有血絲、便秘、腹部出現不明腫塊、不明原因貧血與體重減輕時應多加注意,盡早到醫院進行治療。

由於台灣的大腸癌患者多在50歲以上,國民健康署也推出補助,讓50-74歲民眾每兩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到特定醫療院所篩檢,且可透過網站查找最新特約院所名單。

衛福部指出,透過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的大腸癌死亡率,且大腸癌早期若能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另外也提醒民眾,若要預防大腸癌,平時應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包括戒煙、少喝酒、少吃紅肉以及多吃蔬菜水果。

延伸閱讀》大腸癌症狀有哪些?放屁不停跟大腸癌有關嗎?罹癌後存活率高嗎?

實習記者:柯渝庭

核稿編輯:沈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