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個糖友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糖友如何正確用藥?醫:必知「這件事」

全台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20萬人,但近7成病人不清楚每天用藥。該如何預防併發症?(圖片來源/stevepb@pixabay)

糖尿病是成人非常盛行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若未控制好,猶如器官浸泡在含糖水的血液裡,容易產生併發症。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等都可能逐漸產生病變,而這些病變往往是不可逆的。

根據統計,全台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20萬人,糖尿病衛教學會於今年針對113位新陳代謝科醫師及452位第2型糖友進行「糖尿病醫病認知調查」,結果發現罹病10年以上的糖友,對於糖尿病最危險的併發症–心血管疾病關注度,隨著罹病時間越長而明顯下降。

天冷糖友該如何正確用藥,預防共病的發生呢?

最新調查:糖友併發「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0年持續攀升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據估計,每4個糖友就有1人有心血管疾病、每5個糖友就有1人有腎臟病,「這些數據都顯示糖尿病的治療不僅只是血糖的控制、監測,共病的預防更是關鍵!」

杜思德表示,調查發現糖友不僅控糖達標比例低,對併發症的重視程度也與醫師不同調。「糖友最重視併發症依序為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心血管併發症,然而隨著罹病時間增加,罹病資歷越久的糖友對於心血管併發症的關注程度卻越來越低。」他說明,但事實上「心血管疾病」才是造成糖友最常見的死因,台灣本土的調查發現因共病住院的資深糖友(平均罹病10年)中,有6成同時患有多重共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就佔了5成多。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暨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級醫師蔡世澤進一步指出,2019最新糖尿病年鑑數據顯示,糖友併發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0年持續上升,「女性增加42.2%、男性增加37.9%6,其次是醫病都擔心的腎臟病,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比例10年來漲幅高達7成,人數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近7成病人不清楚每天用藥!醫:恐錯失共病預防最佳時機

而在「糖尿病醫病認知調查」也發現,清楚知道自己所使用的降血糖藥物的糖友比例僅有3成。杜思德分享,因糖友多合併其他疾病,每日服用的藥劑種類多且複雜,「多數臨床醫師除非碰上血糖嚴重偏高的個案,否則為避免患者醫囑性降低、擔心病情惡化,不會輕易讓患者換藥。」

不過他也表示,若糖友不清楚自身用藥,對於各藥物的共病預防效果所知有限,相較之下就是被動治療,「因此常見多數患者等到真的發生併發症後,才更換成具有共病預防或降低共病風險的用藥,此時恐怕已經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調查結果也顯示,在得知藥物資訊後,9成以上糖友都願意與醫師諮詢換藥。杜思德和蔡世澤聯合呼籲,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及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早在2018年便共同發表國際最新糖尿病治療指引,指引中強調糖尿病照護首要目標即為共病管理,並希望台灣糖友也能跟上國際趨勢更新治療觀念,主動與醫師討論可兼顧血糖及共病預防的降血糖藥物。

糖友應定期篩檢相關併發症,降低及避免發病機率。(圖片來源/陳稚華製表)

糖友如何正確用藥?

至於糖友具體用藥上該如何改善,才能預防共病發生?

《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治療指引》建議,針對第2型糖尿病患者,若合併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 (ASCVD) 或高/極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無論之前有沒有使用過Metformin(二甲雙胍),都建議可直接使用SGLT2i或GLP-1 RA3,蔡世澤解釋,「其中SGLT2i為唯一不經由胰島素作用的藥物,透過將體內多餘的葡萄糖經由尿液排出體外,以達到降血糖、預防共病的成效。」

蔡世澤呼籲,若是合併心血管疾病或高風險的糖友可依照《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治療指引》建議,與醫師諮詢可優先使用具有心血管研究實證的藥物。

杜思德提醒,「隨著糖尿病藥物的推陳出新,糖友的觀念也該隨著更新。罹患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輕忽預防而引起的併發症。」蔡世澤也強調,糖尿病過去統計會比一般人少活6年,現在大概只差1-2年左右,「台灣糖尿病人除了血糖要達標、減少併發症之外,也希望可以把糖尿病人和一般人的生命壽期拉到一致,這也是即將要達成的一個目標。」

更多信傳媒報導
滙豐、德意志銀行大裁員 負利率大刀揮向歐洲?
泰國境外移入》護理師顧麻疹病人遭傳染!疾管署:傳染期曾搭「這班公車」的民眾注意

更多健康相關新聞
盯3C眼睛乾!日常8習慣也能幫眼睛保溼
免疫力變差了 身體出現4症狀要有警覺
一天喝幾杯咖啡會骨鬆?營養師現身解答
喝鮮奶+豆漿有學問!專家一次解答3疑惑
警惕!11種你我都用過的「不可靠減肥法」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