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首發聲 檢號召36團體辦公聽會反廢死

王信福37名死囚主張死刑違憲,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將於7月底前宣判,由於外界擔憂憲法法庭作出死刑違憲判決,屆時恐引發社會嚴重對立。對此,台北地檢署資深檢察官劉承武號召「全國被害人權協會」36個民間團體,於7月19日在立法院舉辦公聽會,籲請「立法院三讀通過最嚴重犯罪行為維持死刑的必要性」,以建立全民對於司法的信心與應有之法秩序。

這是國內民間團體首度針對死刑釋憲案發聲,集體表達反廢死的立場,值得各界關注。

擔任「全國被害人權協會」副理事長的劉承武,以其逾30多年的檢察官資歷,強調倘若憲法法庭作出死刑違憲的判決,因判決未能考量被害人的公道正義,恐造成被害人難以藉由司法途逕,還其公道、伸張正義,司法公信力不彰的問題將越來越嚴重。

劉承武認為,殺害無抵抗能力、無辜被害人,手段殘忍的殺人案件,符合聯合國《公民與政治國際公約》第6條規定「最嚴重犯罪行為」,依法應該執行死刑,而且不違憲。

他認為,政府近年所推動的司法改革,讓司法天平一直在往犯罪加害人人權傾斜,部分司法改革團體、人權團體藉「改革」之名,打著「被告人權代言人」大旗,影響判決、死刑執行,導致長期以來對被害人權保障的不周全,更有「人權律師」以死刑違憲為由,為死刑犯聲請釋憲,還在憲法法庭辯論時夸夸其言,真是置被害人人權於何地!

劉承武認為,提升被害人權地位、貫徹武器平等及訴訟資格的程序身分,是提升司法公信力重要的工作,因此決定在憲法法庭判決前,與36個民團共同邀請朝野立委在立法院舉辦公聽會,爭取朝野各黨立委對被害人人權的重視,並籲請朝野立委因應憲法法庭可能作出的死刑違憲判決結果,審酌目前國內有超過8成民意不支持廢死的堅定立場,提出必要的修法或立法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