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論大哉問的法國哲學會考

今年6月14-16日,法國約53萬的高三畢業生迎來人生首次哲學會考的筆試 ,考生要在四個小時內,從兩個題目中擇一回答,今年哲學考題如下:

普通類:論述題1.幸福是否歸屬於理性?(Le bonheur est-il affaire de raison?)論述題2.尋求和平是否就是尋求正義?(Vouloir la paix, est-ce vouloir la justice?)

文本分析:請解釋作者(Claude Lévi-Strauss)1962年所著(La Pensée sauvage)中的節選段落。

技術類:論述題1.藝術能教給我們什麼嗎?(L’art nous apprend-il quelque chose?)論述題2.改造自然,是否意味著獲得了自由?(Transformer la nature, est-ce gagner en liberté?)

文本分析:請解釋作者(Adam Smith)1759年所著(Théorie des sentiments moraux)中的節選段落。

法國高中會考哲學科,4個小時只寫一題,厲害的學生可以字體工整寫滿15頁,幾乎是一篇小論文;這樣的功夫不是天生的,法國人從小學起就逐步訓練書寫和閱讀習慣,直到高三,換句話說,十年磨劍,訓練閱讀、語文表達和書寫能力,就是為了高三的哲學課做準備。

法國高中哲學會考的考題每年都是個震撼,年輕人看到這樣的考題幾乎都感動得哭了,因為感受到尊重,國家將他們當未來的領導人物在培養;法國哲學會考猶如中國科舉考試,卻不八股,而是要測驗學生邏輯思維是否正確,所以法國能產生許多大思想家。

台灣的學生從小就在選擇題、是非題或問答題裡打轉,孩子的思考能力被搞得支離破碎。示意圖/shutterstock
台灣的學生從小就在選擇題、是非題或問答題裡打轉,孩子的思考能力被搞得支離破碎。示意圖/shutterstock

然而台灣的高三畢業生、甚至大學生,都回答不了以上這些試題,因為從小的學習就只是在選擇題、是非題或問答題裡打轉,孩子的思考能力被搞得支離破碎,頂多只能寫出八股文章;台灣中小學生平時考、學測或指考,多半是出選擇題,理由是方便改考卷,複選題是擔心學生亂猜,這樣又如何培養會獨立思考與表達能力的人呢?

平時考題甚至會問學生一些很幼稚的選擇題,例如:《天地一沙鷗》的作者是誰?答案有:1.查理巴哈,2.李察哈巴,3.李察巴哈,4.查理哈巴。這樣幼稚的問題實在令人受傷,根本考不出學生水準,出這樣問題的老師又怎麼為人師表?可嘆的,是這樣誤人子苐的老師在各級學校裡所在多有。

台灣的指考或學測的國、英文雖有作文題,題目卻沒有甚麼水準,考不出學生的思辨與表達能力,例如110年學測作文題目《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命題教授的腦袋到底裝什麼X?

有歷史考題問學生唐、宋,或明、清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有哪些著名的詩人或辭人?試問,了解這些問題有何意義?為何不問學生,中國歷代為何一再重蹈成王敗寇覆轍?是否因為獨裁專制與自私自利?

很多台灣學生上課不敢問問題,總認為老師都是對的,學生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習慣),難怪台灣只能教出會考試的學生,教不出諾貝爾的人才。示意圖/shutterstock 
很多台灣學生上課不敢問問題,總認為老師都是對的,學生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習慣),難怪台灣只能教出會考試的學生,教不出諾貝爾的人才。示意圖/shutterstock

台灣中小學平時考大部分看似很有「水準」的題目,充其量只是用來訓練你「瞄準」的能力,學生只看到「標的」看不到周圍環境,更不知道「獵物」從哪裡來?甚至不知道為什麼「瞄準」;學生作答時必須看清楚每個字,以符合課本裡的「標準答案」,因為若沒有「標準答案」學生自己就不知怎麼寫。

歐美沒有補習班,台灣補習班卻一堆,學生上課不敢問問題,總認為老師講的都是對的,這要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難怪即使補習班林立,也只是會考試,無法培養出諾貝爾獎的人才。

事實勝於雄辯,許多歐洲國家都重視哲學教育,所以他們哲學與科學人才輩出,如德國哲學家有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科學家有愛因斯坦、海森堡;法國有哲學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科學家有卡諾、傅科;英國、匈牙利也有很多哲學家與科學家。可見科學與哲學息息相關。

滿清末年,清政府派遣學生到德國學習軍事,當時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曾說:「日本派遣學生主要來學習我們的哲學與政治,滿清政府卻只派遣學生來學習我們的軍事與技術,滿清遲早非日本對手。」當時的大臣李鴻章、沈葆楨等人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甲午一役就曝露滿清早已是奄奄一息的紙老虎,也驗證了俾斯麥的預言,可見哲學教育之重要。

清未,李鴻章等人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德國首相俾斯麥早就預言,這樣的清廷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麥氏之言不幸言中。圖:李鴻章(左)與俾斯麥(右)/百度百科
清未,李鴻章等人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德國首相俾斯麥早就預言,這樣的清廷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麥氏之言不幸言中。圖:李鴻章(左)與俾斯麥(右)/百度百科

若沒有哲學教育,如何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表達、想像與創造的能力?又如何破除對政治威權與學術權威的盲目崇拜?沒有這些能力,我們的科技水準與民主素養如何提升?

如今,台灣居然有許多中學生與大學生被中國政府招待去遊學,他們難道不知這是中國政府的統戰手法之一嗎?否則旅費怎麼會那麼便宜?中共自然宣傳他們建設多先進,中華民族多偉大之類,台灣年輕人卻傻傻的被統戰,真悲哀!

幾年前,哈佛大學校長德魯斯說:「哈佛大學的教育,在培養你們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避免將來受騙上當。」以前兩蔣擔心民眾會思考而推翻他們的偽政權,所以實施大中華教育奴化台灣人。

所以至今台灣各學校還有老蔣銅像,連有醫學博士柯文哲也不當一回事,毫無同理心,任它們繼續奴化各級學校師生,而歐美人士則不會做這種傻事,因為他們會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也應實施哲學教育,哲學是所有科學之母,從小要教育學生懂得獨立判斷與思考,做一位不受騙上當者 ,首先要思考的是,何謂國家與祖國?畢竟政治與文化的認同是兩碼事。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