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湎抗爭的鬥雞總統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親自下海,在19日民進黨中常會上,對國會改革魚目混珠、倒打藍白兩黨的說法,讓人覺得,他是一個缺乏憲法道德與政治良知的狂徒!

賴清德說,民進黨2016年重返執政後,對國會改革的承諾,是建構一個人民的國會、開放的國會、專業的國會。所提20項承諾已完成17項、可歸納5大成果,包括:一、國會頻道再進化,打造透明的國會;二、議事資料大公開,完成公開的國會;三、國會場域無障礙,建構全民的國會;四、資訊取得零距離,形成數位的國會;五、國會識讀普及化,建置教學的國會。

上述自誇的成果,實在貽笑大方!因為那些多不實在,也都不是國會功能的核心改革!特別是議事資料大公開,完成公開的國會這項成果,更是睜眼說假話,人民記憶仍新的疫苗採購、混蛋合約、小吃店快篩案,又有那一個不是遮遮掩掩的!

又對照蔡英文主政8年所提「民進黨主張的國會改革」,如主張要修憲降低投票年齡,擴大人民參與;要提升國會代表性,解決票票不等值問題;要廢除監察院,落實單一國會。但這8年來,有做到嗎?

在「開放的國會」方面,主張要建立聽證調查制度,強化監督能量;程序委員會不擋案。但這8年來,有做到嗎?

在「專業的國會」方面,主張要利益迴避與專職化的國會議員;落實委員會為審查中心,保留條文逾三分之一重付審查;強化支援專業幕僚系統。但這8年來,全部沒做到!

對民進黨上述國會核心功能改革的虛無,立法院法制局前局長羅傳賢,在4年多前,就曾發表「民進黨的『委員會中心主義』呢?」一文,表示:「民進黨團於4年前信誓旦旦宣示其欲達成人民國會、開放國會、專業國會的改革方案,最重要的是落實委員會中心主義,即採單一召委制,只要保留條文達三分之一的議案,重新交付委員會,並建立調查權與聽證制度。然事實上,過去由該黨團提案逕付二讀者,不勝枚舉」。

國會的核心功能,是透過質詢權的運作,監督政府施政;是認真審議法律案和預算、決算案,為人民看緊荷包;是專心研議法案,制定福國利民的法律。但這8年來被民進黨敗壞殆盡!

民進黨掌控的立法院,均不依憲開會,特別是去年1年中,立法院有半年沒開議,國會監督、制衡行政的憲法功能,被民進黨敗壞得很徹底!

近8年來,審計部所提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民進黨所掌控的立法院,均不在法定期間內完成審議,而逕行適用《決算法》第28條:「立法院應於審核報告送達後1年內完成其審議,如未完成,視同審議通過」之惡法規定,來放水、來敗壞上述中央政府總決算制度的種種功能!

總之,賴清德若不能對民進黨國會改革的背信忘諾,毀敗憲政情事,真心反省,而仍煽惑民眾街頭鬧事,則其歷史定位,不必蓋棺就可論定,就是一個平面媒體所稱的「沉湎抗爭的鬥雞總統」!(作者為東海大學法律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