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的魅力(1):日本古典文學巔峰巨作,深度影響了日本文化的形成
《源氏物語》這部著作凝聚著日本文化的精華。儘管成書于平安時代,但至今依然熠熠生輝,被讀者廣泛閱讀。
如果想了解日本文學乃至日本文化,可以讀一讀《源氏物語》。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川端康成,其作品表現了日本人的審美意識,他非常喜歡讀《源氏物語》。他的學生、曾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有力候選人的三島由紀夫也從這部作品中得到過很多啟發。
描寫70年歲月的54卷鴻篇巨著
日本最早成文的文學作品是成書於8世紀(712年)的《古事記》,而直至21世紀,日本人閱讀最廣泛、對日本文化的形成影響最深遠的還應該是《源氏物語》。
距今一千年前的1008年,《源氏物語》正在創作之中,作者留下的日記為此提供了佐證。要說11世紀初,那是和法國英雄史詩《羅蘭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 ,11世紀末)的問世大致在同一時代,比《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 ,13世紀初)早200年,更是比《坎特伯里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 ,14世紀末)早了近400年。
作者紫式部是一位宮廷女官。父親是著名學者,擅長漢詩。當時的政治體制是輔佐天皇的政治家掌握實權,以藤原道長為代表的掌權者留名史冊。紫式部服侍的是藤原道長的女兒,也就是一條天皇的皇后彰子。同時侍奉彰子的還有女和歌詩人和泉式部,她擅長以直抒胸臆的和歌吟詠熱情奔放的愛情。
土佐光起繪製的《紫式部圖》(石山寺藏品)
一條天皇還有一位皇后,是藤原道長哥哥的女兒,也就是藤原道長的侄女定子。宮廷女官清少納言將侍奉定子的經歷記錄下來,這就是隨筆集《枕草子》。《源氏物語》與《枕草子》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雙璧。
《源氏物語》是一部由54卷構成的鴻篇巨著。上卷是貴公子光源氏的傳記,下卷講述的是其子孫的故事。上下兩卷合起來,時間跨度長達70年之久。上卷表現的是光源氏在男女之間的戀情中追求幸福的經歷,下卷描寫了在戀愛中無法獲得幸福的男女的生活狀態,刻畫出與現代小說相通的荒謬世界。
多情公子光源氏的一生:光與影交織變幻
《源氏物語》這部作品語言優美,故事情節波浪起伏,書中人物個性鮮明,經典場景令人記憶深刻,同時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感人至深的主題,因此始終屹立在日本文學的巔峰,經久不衰。
首先,《源氏物語》以詩一般優美的語言寫成。比如,第54卷即最後一卷的標題,是表達人生虛幻無常之意的「夢浮橋」,這個美妙的詞語屢屢被用於日本中世的和歌之中,也見於近現代小說的標題。《源氏物語》在日本文學中的作用,猶如《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之於歐洲。
書中的故事情節也是跌宕起伏。主人公光源氏為上天所眷顧,容貌俊美、光彩照人。他降生時貴為皇子,後卻被降為臣籍,脫離了皇族,但他卻展現出非凡的人格魅力。他所經歷的戀情,恐怕涵蓋了世界上所有小說的戀愛模式——與皇后及人妻私通,挑戰宗教禁忌,與奶奶級女子之間的戀情,等等。正如月有陰晴圓缺一般,多情的光源氏終其一生,始終生活在光(幸福)與影(不幸)的交替變幻中。
光源氏也是一位旅人。他失勢後被逐出京城,遠走他鄉。在須磨居住了約1年,後移居明石1年半時間,在簡陋的房屋中閉門索居。藤原定家以光源氏隱居生活為題材創作的和歌(*1),在日本中世千利休創立茶道(Wabi茶)時起到了重要作用。
描繪光源氏在須磨幽居情形的《源氏物語 須磨松風圖屏風 右扇》(學習院大學資料館藏)
結束羈旅生涯的光源氏返回都城,建造了一座大型宅邸六條院,將妻子和女兒們安置在這裡。這座宅邸由4個邊長120公尺的正方形區域構成,分別象徵著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光源氏在六條院內一邊欣賞美麗的四季風光,一邊享受著與心愛之人共同生活的喜悅。
江戶時代的詩人松尾芭蕉將俳句發揚光大,他創作的俳句如今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俳句中必定包含季語,有一本季語的集錦集名為《歲時記》,是日本人審美意識的結晶,《源氏物語》中描寫的六條院的日常生活正是這本書的原點。
(*1) ^ 《新古今集》中收錄的和歌「見渡せば花も紅葉もなかりけり浦の苫屋の秋の夕暮れ(放眼環望處,春花紅葉皆不見。秋日斜陽裡,唯有茅屋立海灘)」,正是基於《源氏物語》明石卷的「なかなか、春秋の花紅葉の盛りなるよりは、ただそこはかとなう茂れる陰どもなまめかしきに(嘉木繁茂,蔥蘢可愛,比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紅葉更加優美)」而創作的。
村上春樹的作品中也有源於《源氏物語》的場景
與魅力四射的主人公有關聯的人物,無一例外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比如有位名叫末摘花的女子,她雖然貴為天皇的孫女,卻生活貧困,還長著一個紅鼻頭。末摘花本是一種植物的名稱,開的花是紅色的。日語中「花」和「鼻」的發音相同,有一語雙關之意。在描寫三角戀、最終生下「罪惡之子」等沉重悲劇的《源氏物語》這部作品中,末摘花這位紅鼻頭的皇族之女成為喜劇的焦點,令讀者開懷大笑。此類個性鮮明的人物,在這部小說中不下數十人。
《源氏物語》中有許多一經閱讀便難以忘懷的著名場景,如光源氏年輕妻子的移情別戀。她將情人的信箋藏在坐墊下面,但還是被光源氏發現了。這種「情書被發現」的場景描寫,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屢屢被沿用。
如上所述,讀過《源氏物語》後再讀後世的小說,我們經常會發現,其中的某個場景是以《源氏物語》某卷的某個著名場景為底本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源氏物語》堪稱日本文學的百科全書。如今在全世界享有盛譽的作家村上春樹,他的作品《海邊的卡夫卡》(2002)中也有源於《源氏物語》的場景。
《源氏物語》中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人們對文明和社會進行激烈批判的對話場景。例如,小說中有一個場景討論的是「從男性的角度來看,理想的女性應該是怎樣的」。此外,在光源氏享受六條院幸福生活的章節中,故事的主人公光源氏也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了「故事為何而存在」的問題。
11世紀初成書的《源氏物語》,其內容之所以能達到對文明進行批判的高度,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日本文化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這種文化被稱為「雅(Miyabi)」,宮廷中的男性貴族和富於才情的女官之間對話的優雅,與他們對世間犀利的觀察合為一體,構成了批判精神。閱讀《源氏物語》,我們內心自然會萌生出批判意識:活著的意義何在,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取材於著名場景的傑出美術作品
《源氏物語》的主題是一種對無奈命運的嘲諷:生之喜悅在不知不覺間轉為生之悲哀、轉為無法好好愛一個人的絕望。各位讀者也許會提出質疑:這樣的主題在世界上任何時代的小說中不是都很常見嗎?的確如此。然而,即便是擁有絕世美貌、才華橫溢的光源氏,也不能讓自己所愛的女人幸福,自己也痛苦不堪,正因為這樣,才會讓讀者深受感動並回味無窮。這份感動的深厚與純粹之處,或許正是《源氏物語》最大的魅力之所在吧。
《源氏物語》一千多年來深受讀者喜愛,對文學之外的其他領域也具有深遠影響,尤其是美術領域。有很多傑出的美術作品,如畫卷或屏風,描繪的就是書中的故事。鑒賞者根據畫中描繪的宮廷活動、人物、季節及風景推測是書中哪一卷的哪個場景。在欣賞繪畫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穿越到11世紀的故事中,去體驗書中人物淒美的人生。
沒讀過《源氏物語》的人在看到這些畫卷或屏風後,可能會好奇書中描寫的充滿魅力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繼而迸發出閱讀《源氏物語》的激情。
歡迎各位讀者來到《源氏物語》的世界。這部小說如同百科全書,或者說如同百貨公司的陳列一般,將日本文化的全部內容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每一部分內容都具有迷人的魅力,期待著現代人隨手選取,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效用。
標題圖片:描繪光源氏在須磨幽居情形的《源氏物語 須磨松風圖屏風 右扇》(學習院大學資料館藏)。 左側人物為光源氏。他念念不忘都城,滿懷悲傷眺望著須磨的大海;隔壁房間的侍從們顯得那麼無聊煩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