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後續艦列明年預算 初教機未列

下年度國防預算將於月底定編,據軍方官員透露,會編列潛艦後續艦明年度預算。圖為2019年蔡英文總統(前排左二)出席潛艦國造專用廠房動土典禮。(本報資料照片)
下年度國防預算將於月底定編,據軍方官員透露,會編列潛艦後續艦明年度預算。圖為2019年蔡英文總統(前排左二)出席潛艦國造專用廠房動土典禮。(本報資料照片)

下年度國防預算將於月底定編,有關國機國造與國艦國造案,據軍方官員透露,會編列潛艦後續艦明年度預算;但中科院與漢翔公司擬研製的初級教練機案規畫經費600億至900億元,國防部認為相當不合理,未同意編列。至於外傳行政院核定下年度國防預算約4400億元,軍方官員說,總金額還沒定,但會比去年核定的4151億元高。

據了解,潛艦原型艦9月底下水並由蔡總統親自命名後,要經岸測與海測,再讓海軍作戰驗收,才決定後續艦的建造。不過,國防部決定下年度先編列後續艦經費,至於項目與金額,軍方不願說明。據研判,極可能先編列後續艦的作業費。

事實上,潛艦國造專案小組一度想爭取後續艦以特別預算編列,但國防部持保留態度,現編列於國防預算,代表政府最後若決定造7艘後續艦,不會編列特別預算,也不會一次編足7艘預算,而是以「2+2+3」、「2+3+2」或「3+2+2」等分批造艦方案,以一般預算編列。

據了解,海軍現役4艘潛艦編號都是7字開頭,如海龍潛艦編號793,海虎潛艦是794,海獅潛艦是791,海豹潛艦是792。而後續潛艦規畫要建7艘,都用7編號會不夠用,因此包括9月下水的原型艦,編號不會延續現用的79X,而是改用其他數字。至於命名是否還以海中生物命名「海X」,尚未最後定案。

國防部年初曾發新聞稿強調「2-8艘後續艦屬建案作業,待原型艦完成作戰測評,方能下達量產決策,目前尚未展開預算編列」;現於下年度國防預算編列後續艦預算,無論金額多寡,代表軍方不會只做一艘原型艦,後續艦海軍一定會建案建造。

至於初教機研製案,軍方官員說,初教機的國際市場很成熟,空軍所需數量,採購約僅須400至600億元,而中科院與漢翔公司規畫的製造方案,金額卻要600至900億元,中科院與漢翔豈不是把國防部當冤大頭;軍方官員說,中科院與漢翔主張造初教機是為了留住人才,不要像當年IDF研發完,人才就散了,但勇鷹高級教練機做好後,後勤維修至少40年,有這筆經費,怎會留不住人才?當年研製IDF人才流失是制度問題,現已不同。

國防部過去已編列686億元預算建造勇鷹高教機,預算執行至2028年,共量產66架。據了解,勇鷹交機進度稍有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