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交通機構陷困境 明年恐增稅維持營運

灣區交通機構一直期待新交通稅法案通過,可協助他們擺脫令人擔憂的財務困境。但立法人士在反對聲浪高升情況下,已終止BART與Muni指望的提案。現在,交通營運機構將必須再等待至少一年,才能提出新提案解決現金短缺系統。

法案作者、州參議員威善高(Sens. Scott Weiner)與愛莎華(Aisha Wahab)承諾,將於2025年推出新提案。該法案將在 2026 年投票時提交給選民。法案若獲得通過,SB 1031將授權灣區九縣徵收大量稅收,以維持公共交通機構運作。法案目標是在最多30年內、每年籌集15億元經費。

「舊金山標準報」報導,交通機構可用經費的時間已不多。BART乘客量因在家辦公革命而大量減少,現在仰賴聯邦緊急資金營運,但經費將於2025年耗盡。

Muni收入下降至疫情前水平一半,導致舊金山大都會交通局宣布出現「災難性」(catastrophic)預算短缺。

然而,立法機構與地方政府並非每個人都同意這項法案。部分南灣官員認為,法案將迫使聖他克拉拉縣遭受稅務收入不公平的部分。加州火車(Caltrain)當局則對被迫可能考慮合併機構的可能性、抱持謹慎態度。

支持法案的「大都會交通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期待聚集一個進程,針對實現灣區可持續交通系統財務目標的最佳途徑,可達成共識。

BART與Muni稱,若無法找到新經費來源的最壞情況,將包括交通路線關閉、火車每小時僅行駛一班車、嚴重延誤與服務限制。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文化差異?中國大媽在美躲狗 遭人白眼
瞬間由夏入冬…德州小鎮氣溫「墜崖」 1小時驟降50度
暑期旅遊比一比 好市多套餐平均可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