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減肥總是失敗?先搞清楚「體重、體態、體能」的差別!減重×婦科名醫破解減肥的「3大迷思」

在豔陽高照的夏天,大家都想穿少一點、涼快一點。但衣服的布料一少,也就特別在意身材好看與否,「減肥」因此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畢竟外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自信,想要減肥、變瘦,擁有好身材,是民眾永遠不變的課題。

「體重」不等於「體態」不等於「體能」

減重良醫徐光漢醫師指出,減肥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認為只要變瘦什麼都好,沒有考慮到「體態」、「體能」的影響。事實上,體重下降時,體態不一定會變好。如果透過病態的方式減重,反而會讓體態很鬆垮、體能變差,這不是健康的身體狀況。最好還是透過健康的方式減重,在「體重」、「體態」、「體能」上達到三者的平衡。

肥胖的定義

徐光漢說,通常BMI值超過32.5,就是「病態性肥胖」,這已經不是單純體重過重,而是會影響健康的疾病。原則上醫師會建議體重維持在BMI值23以下,最理想的是20。BMI值25以上有稍微過重的問題,BMI值30以上會建議減肥。

在了解「肥胖」的定義後,徐光漢也一一說明關於減肥的迷思。

肥胖常見的三大迷思

一、熱量重要嗎?需不需要斤斤計較今天吃了幾大卡?

人體對熱量還是有一定的需求。卡路里是要注意,現在市面上很多食品都會標示卡路里,建議可以注意一下自己一天吃進多少熱量,或透過標示知道這個食物熱量很高,以後不要太常吃。但我們也不用被數字綁住,例如限定自己一天只能吃1200大卡,超過1500大卡今天就完蛋了,不需要這麼斤斤計較。

飲食是一件愉快的事,不需要把它變成計算卡路里的人間煉獄。

二、可以透過少吃東西來減肥嗎?

在體重控制上最簡單的道理是,「每日攝取量」大於「身體需求」時,就會慢慢變胖,反之就會慢慢變瘦。但透過少吃來減肥在現實中不太可能達成,大家以為自己吃得少,不一定就是少,其實很多胖的人都不覺得自己吃很多。

體重控制的重點有兩個,第一是要符合你的個性,第二是要能持久。它的方式要能融入到生活中,輕鬆而持久地執行下去,不至於覺得是負擔。長久下來這個習慣才能建立飲食的「生理時鐘」。

就像我們在睡覺時,不會因為肚子餓起來吃東西。或是吃完早餐後,到了中午就肚子餓、要吃午餐。這樣的飲食習慣就是一個生理時鐘。我們要訓練身體固定的用餐時間,例如吃完早餐後,不吃中餐,一直到晚餐才吃。當然一開始改變習慣時很痛苦,但如果習慣之後,會發現中午、下午的時候不會覺得餓。這是透過讓身體習慣,來慢慢減少食物的攝取量。

【延伸閱讀】「一天吃5餐」竟可一個月瘦3公斤!今年超流行「1410減肥法」比168斷食好在哪?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

三、多運動就能減重嗎?


事實上,減肥是「七分飲食三分運動」,如果要靠運動來減肥,運動強度要非常高。而且運動會落入另一個陷阱,就是有些人運動完後會吃更多的東西,攝取的熱量沒有減少。運動的好處是,可以增加肌耐力、心肺功能。但要成功減肥,運動不是唯一的方法。

肥胖與疾病有關

肥胖影響的不只是外觀而已,也與很多疾病有關。因為肥胖會使脂肪堆積在體內,造成全身性的慢性發炎,長期下來會破壞各個器官。如果到了病態性肥胖(BMI值大於32)的程度,還可能會引發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脂等各種疾病疾病。

肥胖會影響不孕

除了常見的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外,肥胖還跟不孕、性功能息息相關。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婦產科醫師陳保仁指出,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會分泌女性賀爾蒙,影響正常女性賀爾蒙的循環,國外文獻指出,BMI值超過30以上的女性,懷孕機率會隨著BMI值增加而遞減,甚至在BMI值35以上的女性,幾乎都有不孕的問題。

但陳保仁也強調,「過胖」和「過瘦」都是不孕症的高危險群。以女性來說,體內脂肪過低會影響排卵,更不容易懷孕,即使懷孕流產風險也比較高。

肥胖影響性功能

肥胖對男性也不是好事。徐光漢指出,肥胖的男生容易有糖尿病,可能會造成勃起障礙、體力變差。另外,肥胖也容易因為賀爾蒙改變而產生體味,影響夫妻的’性生活。根據國外文獻,減重可以改善男性性功能跟女性不孕的問題,並改善賀爾蒙分泌與體味變化。當身體瘦下來,性功能、活力也會逐漸健康回來。

【延伸閱讀】「喝咖啡、不吃馬鈴薯」可以減肥嗎?該「飯前還是飯後運動」?營養師盤點:14個讓你越減越肥的「瘦身陷阱」

責任編輯:劉芮菁
核稿編輯:呂宇真

更多良醫文章
「媽媽妳會冷嗎?我的衣服給妳穿」...為何幼年喪母姊弟的這句話,竟讓從業近20年的大體化妝師淚崩了
月經來就頭痛怎麼辦?竟是「這激素」過低導致!醫點名「經期偏頭痛」7大改善法:先待在涼爽、黑暗房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