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流亡者受較好對待 歐洲理事會籲平等以對

歐洲最高人權組織今天(20日)表示,為躲避俄羅斯入侵而逃離家園的烏克蘭人,比因為其他的持續戰爭和緊急情況而流離失所的人,得到了較好的對待,呼籲成員國平等支持所有人。

歐洲理事會「反對種族主義和不寬容委員會」(Commission against Racism and Intolerance, ECRI)在年度報告中表示,自2022年2月戰爭爆發以來,在支持烏克蘭人民上有「令人欽佩的努力」。

但該機構指出,烏克蘭人的待遇因種族而異。

ECRI表示,舉例來說,向具有烏克蘭公民身份的羅姆人(Roms)提供的住宿條件品質,低於向其他處於相同情況的烏克蘭人提供的住宿條件。

在戰爭爆發不久後,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表示,有報導指出,在烏克蘭的非洲公民被拒絕跨越邊境尋求安全的權利,他們對此感到不安。

ECRI補充說,與來自其他地方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相比,為烏克蘭人提供的接待中心和服務的品質也存在顯著差異。

ECRI執行秘書弗里斯特(Johan Friestedt)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常態應該是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所有人,就像烏克蘭人一樣(受到歡迎)。」

當被問到對烏克蘭人的態度較為團結,是否因為大多數烏克蘭人都是白人,ECRI主席柯蒂爾(Bertil Cottier)說:「當人們或多或少跟你很像時,事情總是比較容易。」

ECRI表示,所有流離失所者,無論其國籍、膚色或宗教信仰為何,都應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支持。

根據ECRI,已有傳出反烏克蘭的仇恨事件報導,但整體而言,大眾輿論仍然是團結和支持,而針對世界其他地區人民的敵對言論(包括政界人士的言論)則較為普遍。

歐洲各地約有600萬名烏克蘭人流離失所。

報告指出,在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7日領導對以色列的襲擊之後,針對穆斯林的仇恨事件增加。

ECRI表示:「基於對整個社群的刻板印象,以及他們被認為與使用暴力有關聯,穆斯林因為這次襲擊而受到指責。」

部分歐洲國家也經歷了反猶太主義的增加,從包括死亡威脅在內的仇恨言論、破壞猶太遺址的行為,到對猶太人的人身攻擊。

ECRI表示:「雖然對以色列的批評本身不能被視為反猶太主義,但呼籲謀殺猶太人則被視為反猶太主義。」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規避國際制裁 俄羅斯轉往中國收購西方二手工具機以製造軍武
布林肯:中國必須停止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
援俄侵烏遭警告 中國:北約應先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