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浪漫列車探海女風采 伊勢志摩滿載人文情懷

拜訪海女小屋,可嘗到海女現烤的美味海鮮。
拜訪海女小屋,可嘗到海女現烤的美味海鮮。

遊客可以從鳥羽車站搭海女巴士前來,在小屋內品嘗海女們當場現烤、清晨剛捕捉到的海螺、扇貝等,一邊聆聽她們訴說數十年來的海女生涯。

文、攝影/陳威光 (旅遊作家)

十來年前曾有部熱門日劇《小海女》,讓海女這種相傳已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古老行業,一度回到人們的目光當中。但在急遽變化的現代社會中,遵循自然、從撈捕季節到數量都有規定的海女,日漸凋零、後繼無人,縱使被聯合國列為無形文化遺產,也越來越罕見海女身影。

不過,有「海女故鄉」之稱的日本三重縣伊勢志摩地區,依舊能感受海女風采。在風光明媚、晴空一碧如洗的海濱,走向海女小屋,既見自然美景,也有人文情懷。

《小海女》雖是在日本東北岩手縣拍攝,但這種以傳統方式與服裝潛入海底,捕獲海螺、鮑魚、海膽的職業,在日本現存以伊勢志摩最多,約有千人左右,多半年事已高,而真正還會經常下海作業的海女,可能僅百人左右。

分布在鳥羽市相差海岸等地的海女小屋,則提供遊客文化體驗的機會,既能面對聆聽海女故事,也能親嘗當日撈捕的海鮮燒烤。

想從都會區前往伊勢志摩,最浪漫的方式,是搭一趟近鐵SHIMAKAZE觀光特急列車。這輛列車分從大阪、京都、名古屋三地出發,終點站都在三重縣的賢島,沿途則可下伊勢市、鳥羽等站。

這輛列車的大多數車廂,都採用與飛機商務艙同樣寬度的真皮座椅,而且有按摩功能,車窗的展望視野也挺不錯。車上有和式、洋式等多種風格的包廂,此外還有像是咖啡廳一般的咖啡座車廂,並可在車上點用海鮮雜燴飯等人氣餐點,一邊享用飯盒,沿途眺覽海景。

車行進入三重縣,位於近畿地方的三重,與奈良、滋賀等縣相鄰,離大阪、名古屋也都不遠,但不少台灣遊客只知曉三重縣有伊勢神宮,又或者是忍者的故鄉伊賀,經常錯過了此地迷人的濱海風光。三重縣內有涵蓋伊勢市、鳥羽市、志摩市與南伊勢町的伊勢志摩國立公園,偌大的公園裡,臨海岸線有諸多令人驚豔的景點,比如賢島與英虞灣。

志摩市臨海處的英虞灣,是地貌非常複雜多變的谷灣式海灣,山丘與灣澳彼此交錯,灣內則分布有大大小小約60座島嶼,賢島正是其中一座,將近有三座基隆嶼那麼大。過去此地對不少日本人來說也算度假祕境,直到2015年時,輪到日本主辦的G7七大工業國高峰會,就選在賢島舉行,一時讓此地聲名大噪,遊客也就日益增多。

賢島雖是島嶼,但交通上卻毫不麻煩,不只距本州非常近,也有道路可直通,而且近畿日本鐵道志摩線的終點站就在賢島,搭列車抵達後,走出車站一兩條街就到賢島港,比想像中輕鬆得多。

在賢島港可搭遊船賞覽英虞灣風光。這是一艘採用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帆船風格所設計的遊船,船艙內外挺優雅。將近一小時的旅程中,除會途經間崎島等海灣內的大小島嶼之外,由於英虞灣以養殖珍珠為重要產業,有珍珠之海美譽,因此遊船也會短暫停靠珍珠工廠旁,讓遊客一窺究竟。

除了可在海灣內巡遊諸多小島外,距離賢島約十來分鐘車程的橫山展望台,則坐擁眺覽英虞灣的最佳視野。美麗的海灣所在多有,但從這處展望台看出去,便知英虞灣的地形的確與其他海灣大不相同,是少見的絕景。

從志摩市再來到相距不遠的鳥羽市相差町後,可以感受另一種海洋之美,那便是與海女相遇了。這一帶各家海女小屋,是海女轉型觀光的一個例子,遊客可以直接從鳥羽車站搭海女巴士前來,在小屋內品嘗海女們當場現烤、清晨剛捕捉到的海螺、扇貝等等,一邊聆聽她們訴說數十年來的海女生涯點滴。大啖海鮮之後,甚至還可以換上海女裝扮,與她們一起跳傳統舞。

相差町的信仰中心是神明神社,也吸引許多訪客前來,此地不僅供奉許多神明、自古庇祐海女,神社境內的石神神社,相傳可為女性實現一個願望,訪客可寫下祈願後,投入石神大人前的祈願箱。

若想在伊勢志摩多待一些時光,在賢島上有多家溫泉旅館,多半充滿日式風情,又能坐望海景,隔窗或從陽台都能眺看蔚藍的英虞灣,部分房型甚至在陽台就設有湯池;一般和室房的房客,也可前往展望大浴場、庭園露天風呂一邊泡湯、一邊賞覽海景。

溫泉旅館多半備有會席料理,可嘗到各類在地魚鮮,其中最令人吮指回味的,應該是伊勢海老,也就是日本龍蝦。志摩半島一帶所產伊勢海老原就相當知名,在會席料理中,可分別吃到做成刺身、天婦羅或龍蝦湯的伊勢海老,可說嘗盡日本龍蝦的各種美味。

海景、鐵道、溫泉、遊船、海鮮與海女文化,諸般特色全都集結在一趟伊勢志摩行旅當中,是收穫滿載的自然與人文體驗。

本文轉載自《中央社全球中央雜誌》。全球中央電子書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