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美俄中更新核測試設施是歷史的倒退

(德國之聲中文網)《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美俄中會重啟核試驗嗎》,作者指出,核武器不一定要在戰爭中使用才能產生持久影響。20世紀人類試驗了2000多枚核武器,這些試驗對人類、公共衛生和環境造成的影響持續了一代人的時間。美國政府至今沒有清理完幾十年前結束的核試驗所造成的後果,而在今天,重啟核試驗的可能性是真實存在的。

文章說,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對其核測試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自1996年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以來,這些國家都沒有進行過地下核試驗。但美國和中國從未批准該條約生效,俄羅斯於去年11月撤銷了對該條約的批准,這是國際軍備控制的倒退。

文章指出,位於中國西北部的羅布泊遺址可能發生了最徹底的變化。《紐約時報》去年12月發表了一項調查,詳細介紹了專家們的發現。自2017年以來,僅在主要支持基地就增加或翻新了30多座建築物。中國還鑽探了新的豎井,比起舊的水平隧道網絡,能夠承載更大的核試驗。

作者強調,除了核試驗,歷史告訴我們,地球上即使只有一枚核武器,也有發生意外和溝通失誤的可能性,那可能意味著世界末日。在整個冷戰期間,人類幸運地阻止了這種災難的發生。然而我們知道測試的後果,這些錯誤不應該重演。

馬英九這次願意相信習近平嗎?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這一次,馬英九要不要相信習近平?》,作者陳嘉宏認為,無論是"兩岸互不隸屬"或"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都沒有任何本質上的不同,就如同延續自

過去8年蔡英文政府與賴清德政府也沒有任何兩岸論述上的斷裂。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抹成新兩國論,將賴清德形塑成暴沖的兩岸麻煩制造者,能夠離間台灣內部,這都是中共所樂見的。不過,一如中共不會因為蔡英文表示的"善意"而改變其與民進黨政府的互動,中共同樣不會因為賴清德多說或少說了什麼而大動干戈。中共的對台行動完全取決於他對客觀情勢的評估與准備,台灣內部政治的遞嬗與任何的口惠及善意幾乎不會有影響。

文章說,就在藍白陣營指控賴清德的"新兩國論"導致兩岸風聲鶴唳,讓彼此敵意螺旋不斷上升之際,英國《金融時報》竟報導,習近平曾對來訪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指稱,美國試圖"誘騙"中國攻擊台灣,但他不會上當。連習近平都這麼說了,那一天到晚拿著兩岸兵凶戰危恐嚇台灣人,卻宣稱"就兩岸關系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的馬英九,這次願意相信習近平嗎?

八十年代中美關系的希望與樂觀

英文網站《中國書評》(China Books Review)刊發文章《夏偉談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作者何流寫道,20 世紀 80 年代的中國似乎是超現實的,但這個社會和文化開放的窗口確實以某種方式出現了。當時中國正試圖擺脫後共產主義宿命,國內積壓的能量開始爆發。中國問題寫作者和研究學者夏偉(Orville Schell)在各種文章和書籍中敏銳地記錄了那個時代的進步和矛盾。

1979 年鄧小平訪問美國時,夏偉作為《紐約時報》撰稿作者隨行。他回憶說,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時刻。盡管華盛頓的大多數人都鄙視共產黨,但當鄧小平到來時,他們都變瘋狂地友好起來。"每個人都在笑。場面非常感人,因為在窒息了幾十年之後,這兩個國家在一起呼吸,互相欣賞,感到充滿希望和樂觀"。夏偉認為,"這就是被習近平扼殺的兩國關系的特質",因為"他實際上把美國視為敵人"。

夏偉回憶說,回過頭來,我們才能看到胡耀邦是多麼具有實驗精神和開放意識。他允許村級和地方選舉;人們可以真正競選較低級別的職位。胡耀邦基本上把所有的漢人干部都撤出了西藏,說應該讓西藏人自己管理自己。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