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選「最新鮮」不一定安全!譚敦慈教1招 旅遊也能安心吃美食

出門旅遊除了玩最重要的就是「吃」,但品嘗外地美食雖好,也要注意食安問題。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有些食物若保存不當,即使經過高溫烹煮,也還是有中毒風險,而且「冷凍」也是殺菌手段之一,在旅遊用餐時,最好還是選擇煮熟的食物食用,不僅能夠享受美味,也能確保飲食安全。

 

譚敦慈指出,食物中的細菌和毒素大多源自於不當的食物儲存方式,過於濕熱的環境會讓微生物孳生,即便經過相關處理,仍無法被完全消滅,一般人常認為,高溫烹煮可以消除食物中的細菌,但其實有些細菌和毒素能在高溫環境中存活下來。

 

能被加熱殺死的細菌有諾羅病毒、霍亂、沙門氏菌、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腸桿菌等,但邦克列酸、黃麴毒素、赭麴毒素以及肉毒桿菌等即使經過加熱也難以被殺死,這4種毒素會對人體的肝腎造成極大傷害,想避免吃下,最好的辦法還是別吃存放不當的食物。

看更多:減脂吃海鮮就對了?營養師曝「3種魚」其實很高脂 低脂海鮮這樣挑

 

譚敦慈特別強調,在外用餐時,最好多選擇熟食,會比生食更為安全,就算是港口的新鮮生魚片,也還是有海洋寄生蟲的問題,目前有研究發現,在過去37年間,海洋寄生蟲的數量上升近280倍。

 

所以即使是新鮮的海鮮,如果未經過適當處理,也可能帶有寄生蟲,對人體造成威脅。而且「冷凍」也是種有效的殺死寄生蟲方式,具體而言,海鮮至少要在-20℃冷凍7天,或-35℃冷凍20小時,才能夠有效殺死寄生蟲。

看更多:蛤蜊開了快來吃?小心食物中毒!專家曝蚌殼類正確烹煮方式 「安全加熱」這麼久才夠

 

譚敦慈提醒,針對愛嘗鮮的旅客,在國外特別注意飲食衛生,有些國家的特色料理為「生醃海鮮」,生醃是在沿海地區常見的料理方式,雖然美味但也可能有寄生蟲入體的風險,因此在出國旅遊時,若能避免食用生的或難以控制衛生條件的食物,就儘量避免,以免造成身體不適影響旅途,如果真的很想品嘗鮮美的海鮮料理,可以選擇「汆燙海鮮」,不僅鮮美可口,也更加安全。

看更多:生魚片寄生蟲大解密!吃完肚子痛當心是這隻蟲惹禍 6種海鮮風險最高

 

原來食物不用等放涼 就要放冰箱 快聽譚敦慈老師怎麼說→點這裡

 

更多健康2.0報導
美國櫻桃、印度茶葉粉驗出禁用農藥!邊境攔截下場曝光
對抗缺鐵性貧血飲食怎麼吃?搶救掉鐵率!這2種食物幫助大
酪梨高油高纖維非水果 營養師建議不會胖吃法 對這症狀還有奇效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看更多相關新聞
賣沒熟豬肉餡餅 朱記遭查兩缺失
台鐵便當藏斷頭蟑螂 快吃完才發現
越南牡蠣冒充台灣貨 無良商6萬交保
合點壽司、錢都菜盤為何都有活蛞蝓?鹽醋、小蘇打粉洗蔬菜才乾淨?「無毒教母」破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