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改善輔具 科技更有溫度
中國時報【(中研院提供、李侑珊整理)】 最新的國際組織報導,70歲以上長者,每3人就有2人有聽損危機;台灣估計約有114萬名長輩有聽力損失問題。聽力損失需要使用聽覺輔具維持正常的溝通交流,但聽覺輔器在有噪音的環境下,常常無法得到理想的聲音品質及語音理解度;又由於環境噪音通常難以準確估測,因此要能有效消除雜訊是語音訊號處理相當棘手的問題。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曹昱的實驗室,致力開發運用AI人工智慧以及先進訊號處理技術的聽覺輔具,包括FM無線調頻系統、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 曹昱研究團隊利用AI的深度學習理論,提出多項新穎的語音訊號處理演算法,應用於消除加乘式噪音、摺積式噪音(空間混響)、以及收音設及備通道不匹配問題,進而還原出高品質的語音訊號,讓聽者聽得更明白、也聽得更舒服。 除了聽,說也很重要,例如口腔癌患者就需要說話輔具來協助日常的溝通。曹昱的實驗室也投入開發新穎的說話輔具技術,目標是提升構音異常人士語音理解度,增進與其他人的溝通效率。 此外,基於深度學習演算法,研究團隊亦開發一發聲異常偵測系統,可以監控或判斷是否有發聲異常之可能。該系統結合聲音與病史兩種不同的資料型態,能夠比單獨以聲音為主的判斷系統提供更準確的診斷。 人工智慧在近年急速發展,中研院將其應用於輔具的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提供給需要幫助的障礙者,讓科學研究更有溫度,也讓AI在社會產生實質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