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RCEP磁吸效應 加速台灣邊緣化

歷時8年漫長的談判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於今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超級經濟圈。這項由東協與中、日、韓、澳、紐等15國共同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涵蓋全球近三成人口及貿易值,中日、日韓之間原本並無貿易協定,也在此架構下強化連結。協定生效後,對於東亞地區經貿整合帶來巨大的推升力道,勢必重塑全球經貿格局。

儘管印度在談判中退出,且外界認為RCEP並非全然的自由化、高標準的經濟協定,但在貿易壁壘對於全球經貿發展帶來嚴重失衡與扭曲之下,RCEP被視為是後疫情全球復甦的強大引擎。原本應是疫情重災區的亞洲,憑藉嚴格防疫措施,最早脫離疫情肆虐,亞洲作為全球生產中心以及全球產業供應鏈核心地位,將更形強化。

我國近期經濟表現出色,因國際政治因素在兩大區域經濟協定CPTPP及RCEP皆缺席,成為東亞經濟整合拼圖的缺角。從台商角度而言,由於深度參與全球供應鏈運作,且在中國大陸及東協國家布局已久,RCEP的簽署更有利於海外台商布局。

但從台灣的角度而言,由於RCEP降稅幅度不高、原產地規定採取寬鬆的標準,且降稅期程長,同時我國出口東協地區有七成產品免關稅,短

期內影響不大;不過長期而言,由於我國出口

主力為半導體、電子業,產業集中化趨勢將更為明顯,不利於台灣出口結構的完整性,減損台灣對外經貿政策效益,對於台灣想要深化與區域夥伴發展實質關係也產生障礙。

韓國與新加坡雖然貿易協定覆蓋率高,但近期經濟發展皆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可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並非提振經濟的萬靈丹。不過,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不僅有助於海外台商與國內產業加強連結,而且可避免國內產業空洞化,對於刺激國內經濟也帶來正面助益。再者,未來RCEP在貿易便捷化的推動、投資的進一步開放,以及服務

業的自由化等領域,將對區域外國家形成市場

進入障礙,我國需留意RCEP對於吸引外資是否帶來磁吸效應,加速台灣邊緣化。

經濟部在RCEP簽署後,密集邀集可能受衝擊的傳統產業進行溝通,了解產業界的觀點與需求,並就產業升級提出對應的措施與方案。但要提醒政府,第一,產業轉型升級與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為提振經濟的一體兩面,皆不可偏廢。產業升級為產業競爭力的基礎,加入區域經貿整合則讓台灣產業有公平競爭的環境,並可藉由外力的刺激推動國內法制層面與國際接軌,需要同時並進。

第二,兩大區域經濟協定CPTPP與RCEP之間的願景與目標大不相同,並無優劣之分,也無法互相取代,政府應積極推動參與對我產業有利的區域經濟整合。第三,政府在推動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障礙仍多,對內需更有耐心的溝通,並且克服外在障礙,尤其應完善國內法規及經營環境,做好準備,持續推動與重要經貿夥伴國之間的雙邊經貿協定,彌補我國對外連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