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邦交國歸零,兩岸統一就近了?

(示意圖)

 

自從一九四九年後國共分治臺灣海峽兩岸以來,延續了超過七十年的兩岸關係走到今天,日益凸顯兩大特徵。其一、兩岸關係愈來愈脆弱,尤其是 「中國崛起」後兩岸力量日趨懸殊之下;其二、兩岸關係的主導權不僅依 然握在中國手裡,且中國可操控的空間愈來愈大。在此新的兩岸環境變化 之驅使下,臺灣的國際空間日益縮小似乎愈來愈難以避免。不過,中國若 認為臺灣邦交國歸零,就離兩岸統一不遠;或以為步步進逼最終將迫使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恐怕就是嚴重誤讀了經歷過民主化、本土化與 「太陽花學運」的臺灣社會。

 

誠然,當今「中國崛起」,北京當局憑藉著早已與臺灣發生逆轉的經濟力量和國際影響力,確實有足夠的能力讓臺灣的邦交國數量歸零。不過這種憑藉財大氣粗的懲罰式舉措,充其量只能打擊蔡英文政府的民望和政績,並不能改善臺灣社會對中國的離心力,甚至會產生反效果。而臺灣社會似乎也已做好「沒有邦交國」的心理準備,適逢此次及上次與聖多美斷交之際,民視《政經看民視》節目分別做了直播民調,「寧可歸零也不願砸錢」穩住邦交國數目的人,占了壓倒性的九九.五%。甚至還有些民眾表示樂見與巴拿馬斷交,「因為可以省很多錢」。

 

失去巴拿馬之後,臺灣僅剩的二十個邦交國,都是一些國力和人口比臺灣小,且除了梵蒂岡之外,都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因此有些輿論強調,未來臺灣應另尋出路,將重點放在強化與臺灣友好、關係密切且具國際影響力的非邦交國家上,如美國、日本等。前副總統呂秀蓮則強調推動「全民外交」,鼓勵臺灣每一位國民都努力透過與海外的聯繫,提高臺灣的國際能見度與支持力量。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則拋出,乾脆以「臺灣」之名取代「中華民國」,重建對外關係的論調。現存的二十個邦交國,臺灣都是以「中華民國」名義維持雙方的外交關係,游錫堃的主張,其實揭示了北京當局不承認含有「中國」意涵的「中華民國」此舉,正是使臺灣社會愈來愈「本土」、愈來愈「傾獨」的結構性原因之一。

 

近年來,一如既往、長年累月將「統一」掛在嘴邊的北京當局強調「寄望於臺灣人民」,我認為以民意為依歸的此一思路值得肯定。然而,以懲罰式的姿態,「打壓臺灣的國際空間」,多年來已證實此舉無助於拉近中國與臺灣人民之間的心理距離。北京當局主導的「臺巴斷交」戲碼,儼然已成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能產生打擊蔡英文政府威信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造成進一步失去臺灣民心的反效果,折射出北京當局在有效爭取臺灣人民歸心的議題上,近七十年來一直陷於不得其門而入的窘境。

 

本文節錄:【誰是中國人:透視臺灣人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一書/下圖來源為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