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員工無支薪 沒拿政府錢

中國時報【鄭郁蓁╱專訪】 「當初國語會的人才有拿錢,是公務員,但《國語日報》沒有,大家都是無支薪在做事。許多人身兼編輯、記者、作家,甚至畫畫數職,秉持對寫兒童文學報導的熱情撐過來,才有今天的成績。」前國語日報社長、董事長林良的女兒林瑋接受本報專訪時直言,過去《國語日報》不受政治力量左右,希望未來也不要變質,能以關心兒童的方式繼續做下去。 現擔任《國語日報》主編的林瑋說,民國36年教育部委託廈門的教育局招考國語推行員,條件是要會說國語和閩南語,從事翻譯教學工作。年輕的林良在廈門考取國語推行員,接著到台灣工作,進入國語推行委員會。 民國37年《國語日報》開始籌備,林瑋說,當時教育部長朱家驊鼓勵出版全部用注音排國字的《國語日報》,還承諾會一次撥給國幣76億100萬元,沒想到兩岸局面惡化,教育部答應的這筆錢,改為1萬元金圓券。當時的副社長王壽康,好不容易拿到1台破舊的四開印刷機,以及1萬元金圓券時,突然幣值劇降,當時地價僅能取得一間在東門的小廠房。 到了48年,台灣省政府精簡機構,國語會裁併,《國語日報》也脫離國語會,搬到長沙街自求發展,靠賣報紙的錢來維持,並由17位股東草擬「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捐助章程」,將公司全部財產,新台幣135萬餘元捐助給財團法人。 因國語會財務狀況撐不下去,林瑋說,選擇留在《國語日報》的員工曾因沒薪水根本沒飯吃,只好又把東門小廠房賣了,償還欠員工的錢,並遣散員工,《國語日報》的資本歸零。但仍有一批死心塌地要留在《國語日報》的人,包括何容、王壽康和林良。他們去找國語推行委員會的老朋友,暫時「寄生」在他們的辦公室裡,借地方上班。 林瑋父親林良告訴她,做報紙的「都是誠實的人」,雖然默默無聞,卻是誠懇踏實有著令人敬佩品格的小人物,她希望珍惜前輩打拚而來的成果,不要因為政治力量而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