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遠離暴力 守護高風險家庭

疫情嚴峻,全台進行防疫應變,很多縣市的學校停課,改為線上教學,家長接手子女的照顧,親子相處時間增加,衝突也增加,甚至引發家庭暴力。國內在去年一年內,就有4萬6千7百多名兒童和青少年疑似遭受家暴。而最近疫情更加緊繃,家長因為經濟和照護壓力,導致親子問題不斷發生。雖然目前兒虐統計數據並沒有明顯增多趨勢,但學者憂心,在學校停課的前提下,很多兒虐黑數無法被正確統計,需要您我一起來關心左右鄰居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家扶基金會社工師 洪昇輝:「小萱是一個4歲很可愛的小女孩,她現在正在就讀幼兒園,小萱的家長很辛苦,一個人都靠打零工維生,(今年)5月的時候,她們家陸陸續續也發生自己確診的狀況,所以他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一個衝擊。」

單親家長為了生計,不得不出門打工,於是年幼的小萱被獨自留在家裡。

家扶基金會社工師 洪昇輝:「(家長)偷偷跑出去做(工作),但是因為法令是規定,6歲以下(孩子)是不可以(家長)單獨讓孩子留在家裡的,但是兩難是,她(家長)就是要維持她的生活,所以她也是莫可奈何。獨留孩子雖然不是直接肢體的暴力,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孩子一個人在家裡臨時發生什麼狀況,沒有大人去看顧,這是危險的。」

兒少受虐型態,除了照顧疏忽,還有精神虐待、性侵害和身體傷害。

南台中家扶中心主任 王金敦:「 (兒虐)通報數字越來越多,當然它背後的警訊,是我們這些需要幫助的家庭越來越多。」

去年一年內,家扶基金會關懷的受虐兒少就有4千4百多人;放大格局來看,全台在去年疑似遭受家暴的兒少人數,高達4萬6千7百多人。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 陳可家:「身體的傷會癒合,心裡的傷會記得,很多孩子他在這個(家暴)過程中,個性的形成,其實就是一步一步慢慢地從家庭教養的方面,在型塑他整個人格,所以這是很大影響的。」

15歲的阿玲,在父親的家暴下,出現憂鬱症和自殘行為,直到她被轉送寄養家庭,病情才獲得改善。

調查發現,疫情嚴峻,超過一半的家長和孩子產生了負面情緒,親子關係跟著發生衝突;另外,3成家長在衝突中責罵孩子,兒虐事件增加。

大林慈濟醫院社工師 林濰銨:「我們一定會問,孩子是怎麼受傷的,有一些家長他支支吾吾,或者是他的說詞反覆無常,這樣子的話,我們就會提高我們的敏感度,我們通報之後給社會局,他們對於這個家庭的一個支持系統的評估。」

暗夜哭聲,您我的一通113專線電話,也許能挽救一名孩子、一個家庭,遠離人倫悲劇。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毋通食米毋知米價 台灣糧食7成仰賴進口
衝突.氣候.經濟 全球1.93億人口糧食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