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熱化!人工智慧當紅 《經濟學人》:科技巨擘爭奪AI人才

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前年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掀起全球討論熱潮,廣受關注,更被視為是人工智慧的重大突破。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ChatGPT推出後,人工智慧勞動市場已經發生了轉變,英國市場情報公司Zeki Research估計,西方約2萬家公司正在招募人工智慧專家,而隨著人工智慧人才流失,大型科技公司競相填補人力缺口。

AI人才爭奪戰

自今年初以來,OpenAI已經失去超過10名頂尖研究人員,人才流失在OpenAI並不罕見,根據一項估計,該公司自2016年以來聘用的逾100名人工智慧專家中,約一半已經離職。最著名的是蘇茨克弗(Ilya Sutskever),他是該新創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許多重大突破都有他的功勞。蘇茨克弗於5月14日宣布辭職,未說明離職原因,但許多人懷疑這與他去年12月試圖趕走該公司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有關。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這反映的是科技業更廣泛的趨勢,OpenAI促成了這個趨勢。機器學習的快速發展及「平台轉變」(創造全新技術層的技術)的潛力已經改變雇主所需的技能類型及擁有這些技能人才的去向,而結果是科技巨擘以前囤積的人工智慧人才市場變得更分散。

<cite>2024年4月9日,Meta在英國倫敦舉行人工智慧日活動。(美聯社)</cite>
2024年4月9日,Meta在英國倫敦舉行人工智慧日活動。(美聯社)

美國微軟(Microsoft)及谷歌(Google)等科技巨擘可能會裁員非工程師,但他們正尋找能理解並建立先進模型的優秀研究人員。各科技公司覬覦優秀人才,因為他們可以帶來突破,例如顯著提高人工智慧系統的效率,這讓相關人才變得身價很高,許多人的薪水高達七位數美元。

《經濟學人》指出,一些人才未經面試就獲得聘用,或者是公司直接聘用整個團隊。今年3月,微軟聘用美國科技公司「Inflection AI」大部分員工,這是打造先進模型的新創公司,根據報導,此舉引起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反壟斷機構的注意。美國社群媒體巨擘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親自發電子郵件給谷歌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一些研究人員,試圖招募他們。

<cite>一名微軟工程師警告,該公司的人工智慧影像生成工具很容易製作出攻擊性和有害的影像。(美聯社)</cite>
一名微軟工程師警告,該公司的人工智慧影像生成工具很容易製作出攻擊性和有害的影像。(美聯社)

更有趣的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進一步改變人才市場,根據美國人力招聘網站Indeed的數據,美國2.5%的軟​​體開發人員職缺提到與生成式人工智慧相關的技能,自2023年初以來,這個數字增加超過100倍。美國研究公司「Datapeople」聯合創辦人巴蒂亞(Amit Bhatia)表示, ChatGPT出現之前,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可能會僱用一些人工智慧工程師,他們負責建立小型模型執行分析客戶電子郵件情緒等任務。

如今,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可以比公司內部小型模型做得更好,現在一些人工智慧工程師面臨的任務是確定使用哪個人工智慧系統及如何將其連接到公司的數據。巴蒂亞指出,自2022年初以來,引用此類「機器學習營運」(MLOps)的軟體工程職位數的比例已增加為2倍。

<cite>2024年4月9日,Meta在英國倫敦舉行人工智慧日活動,一名參觀者試用Meta Quest 3體驗混合實境鋼琴演奏。(美聯社)</cite>
2024年4月9日,Meta在英國倫敦舉行人工智慧日活動,一名參觀者試用Meta Quest 3體驗混合實境鋼琴演奏。(美聯社)

美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Adept」共同創辦人索特(Kelsey Szot)指出,優秀人才可以快速學習如何使用人工智慧工具並將它們組合,建立讓人印象深刻的新東西。索特表示他們的想法可在緊迫的期限內解決問題,而在人工智慧新創公司競爭異常激烈的世界,這點無價。

人才流動

《經濟學人》指出,由於這些需求,人才流動正在改變。多年來,工程師一向湧入5家美國科技巨擘工作,包括谷歌母公司「字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Meta、微軟。美國科技業人力分析公司「Live Data Technologies」追蹤各公司之間的工作變動,根據該公司人工智慧員工資料庫,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上述5家科技巨擘的累計淨新增員工平均每月為168名。

然而,接下來9個月裡,人工智慧員工流向科技巨擘的淨流動逆轉為平均每月流出。《經濟學人》指出,受到人工智慧人才歡迎的公司是美國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其圖形處理單元正推動人工智慧的繁榮,該公司的野心從硬體延伸到軟體與應用程式,該公司在本月的市值超過3兆美元,超過了蘋果公司,距離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微軟僅一步之遙。

<cite>2024年6月2日,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大體育館發表主題演講,(美聯社)</cite>
2024年6月2日,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台大體育館發表主題演講,(美聯社)

一些人才則加入更成熟的新創公司,例如美國資料庫及人工智慧公司「Databricks」及OpenAI。然而,7分之1的大型科技公司離職者悄悄去了新創公司,這些公司尚未推出產品或宣布計畫。《經濟學人》指出,人工智慧人才進入小型新創公司的其中一個動機可能跟金錢有關,對於人工智慧奇才來說,擁有成功公司的股份帶來的潛在回報很容易超過科技巨擘提供的薪水及股票選擇權。

此外,研究人員也越來越希望致力於解決有意義的問題,英國市場情報公司Zeki Research指出,自2015年以來,每年加入醫療照護產業的人工智慧人才數增加了20倍。《經濟學人》指出另一個動機是自主權,美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新創公司「Character.AI」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薩澤爾(Noam Shazeer)去年9月在創投會議上表示:「大公司的品牌風險太大,無法推出任何有趣的產品。」Character.AI公司允許用戶打造具有不同個性的聊天機器人。

人才培育

《經濟學人》指出,人工智慧勞動力的供應正在成長,其中一個來源是學術界。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報告,2011年,約41%的人工智慧博士在業界就業,與在學術界就業的比例相似。到了2022年,業界的這個比例達到71%,學術界的比例為20%。此外,各大學也在教授更多人工智慧課程,自2017年以來,人工智慧相關英語學位課程的數量增加2倍,

<cite>2023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東廳簽署人工智慧行政命令,一旁是副總統賀錦麗。 (美聯社)</cite>
2023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東廳簽署人工智慧行政命令,一旁是副總統賀錦麗。 (美聯社)

美國公司主導全球人工智慧產業,這些公司從其他國家招募人才是緩解人才短缺的另一種方式。去年10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行政命令,試圖放寬移民規定,讓更多人工智慧專家在美國學習及工作,谷歌及微軟已致函美國勞動部(Department of Labour),表示支持此計畫。其他國家的政府也有同樣的願望,歐盟正規劃培訓計畫及補貼計畫,中國政府計劃在北京及上海建立人工智慧學院等,藉此吸引人才前往中國,而各方爭奪人工智慧人才的競爭正在加劇。

更多風傳媒報導